“当我们卖菜时,我们在卖什么”国内首台火电机组增加调相 功能改造示范工程并网运行图片新闻图片新闻河南平均每户2.86人郑州家庭户最年轻驻马店李彬放弃40万年薪返乡当农民嵩县夯实集体经济“家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动汤阴产业升级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9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30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动汤阴产业升级

--访汤阴县委书记贾晓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孙玮通讯员杨广玉刘更民王守军

6月23日,汤阴县菜园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掀起了新一轮秋作物农田灌溉高潮,农民使用喷灌设备自动灌溉,旋转的喷头画出奇特的“白圈”,形成一幅幅美妙的“夏灌图”。

“虽然去年遭了灾,小麦播种较迟,但这块承包的2500亩地里,有先进的水肥、监控、田管系统,种的是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良种,亩产达到1300斤,赚钱了!”菜园镇种粮大户史国臣满脸喜悦。

2021年7月,汤阴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42.08万亩,成灾33.66万亩,绝收17.78万亩,农田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毁,农业经济损失5.97亿元。

经过紧锣密鼓的灾后重建,2022年夏至,汤阴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内出苗良好,玉米长势喜人。

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三圣之乡的汤阴县,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食品安全示范县、连续六届十二年“全国食品工业名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

近日,汤阴县委书记贾晓军讲述了汤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情况。

贾晓军说,近年来,汤阴县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抗灾减灾防灾能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汤阴县现有耕地面积64.26万亩,“十二五”以来,累计整合资金11.04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1.6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5.89%,2022年12月底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实现全覆盖。

灾后高标准农田提质建设,提高了粮食产能

贾晓军说,去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为尽快消除洪涝灾害影响,汤阴县积极申报灾后重建项目,充分利用灾后重建资金,高起点规划定位,启动了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5万亩示范区项目。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的要求,构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生产格局,运用现代智慧农业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创建,确定打造“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汤阴县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为河南省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标杆。

汤阴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突出特色是:坚持“节水优先”,采取以地表水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同时建设“一路两沟”,充分利用地表水形成项目区水循环,长期补充地下水。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为“1126”工程--1个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个农业科技园区、2条主要生态道路、6种智能灌溉模式(固定式、自动伸缩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旋翼式、绞盘式喷灌),突出“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将实现田间农事的机械化、田间灌溉的智能化、田间管理的精细化,有效改变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新建的汤阴县高标准农田服务中心,融入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可视农业、农业气象、病虫害预警防控等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系统,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及生活环境,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汤阴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农田生产条件已明显超过灾前水平,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新增排涝达标面积5万亩,年新增粮食产能、排涝、节水、节肥等效益3384.1万元,年农药使用量下降6%以上,道路通达率达到了100%,农田林网覆盖率达90%以上,由传统农业提升到智慧农业水平,达到节水、减肥、减药的目的,实现耕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资源利用率提升提高。

高规格组织,高效率建设

贾晓军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汤阴县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有效推动了建设工作开展。县政府积极统筹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在项目规划、计划审批、进度督查、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按照职能分工,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各种困难,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同时,将指挥部建在工地上,县乡同步建立台账,推动各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坚持“一天两碰头,问题不过夜”。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审、验收、绩效评价、技术指导,严格项目投资关、技术关、进度关、监理关、验收关,确保每项工程有目标、有监督、有评价,实现了项目建设高质量。

坚持依法严管,做到良田粮用

贾晓军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要确保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近年来,汤阴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汤阴县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做到良田粮用。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建成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信息服务、农业监测于一体的农技推广区域站,目前,全县建设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5个,充实农业技术人员65人。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加强农民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落实耕地质量提升、深耕深松、推广良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三土三方等农业集成技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亩均可增收130公斤左右,使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耕地安全、生产稳定、产量高、品质好。

高质量融合,提高产业发展能级

贾晓军说,汤阴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培育小麦、玉米等主导产业,助力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高质量衔接,构建“三链同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实现由粮食生产大县向食品工业名县的嬗变,有效推动汤阴产业升级,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汤阴县通过实施“育龙头、延链条、抓创新、促循环、树品牌”五项举措,吸引农业龙头企业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89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86家,其中益海嘉里、安井食品、众兴菌业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食品企业28家,培育形成小麦、玉米等10大产业链,带动56万亩优质小麦、54万亩优质玉米种植,有

效推动汤阴产业升级、实现“企地”共赢。

高效率管护,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贾晓军说,“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好、用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

高标准农田设施是公共产品,面广、线长,管理难度大,为此,汤阴县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压实管护责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桥、涵、泵、闸、路等工程纳入全县“五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护的重要内容。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创新管护方式,建立村支书任井长、设立管护员、确定维修员的“一长两员”管护队伍。同时,依托65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完善“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管护模式,实现高水平管护,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探索保险公司介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建、管、用、维”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建设内容长期发挥效益。

“我们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高标准农田,让高标准农田保持‘高’标准,让粮食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让老百姓吃得更好、更放心。面对新征程,汤阴县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贡献。”贾晓军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