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向辉通讯员卫伊果
我省种植(养殖)药材近100种,道地大宗药材30余种,中药材产量、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三位。
近年来,我省卢氏县、桐柏县、南召县、西峡县等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通过中药材间套作栽培、轮作栽培、林下栽培、仿野生栽培等种植模式,不仅种出了连翘、杜仲、山茱萸、辛夷、黄精、七叶一枝花等一大批优质道地药材,而且促进了中药材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6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陈随清教授团队到卢氏县,普及中药材生态种植知识,为当地中药材“把脉问诊”。
卢氏县森林覆盖率超70%,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较大的昼夜温差,造就了卢氏中药材的地道品质。该县是河南省十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被誉为“天然药库”,其中以连翘最为盛名,连翘资源总面积已达200万亩,其中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的连翘面积有100万亩,年产量在3000吨以上,占全国连翘产量的四分之一。
在双龙湾镇东虎岭村野生连翘抚育基地,漫天遍野的连翘已经挂满了果实。该基地野生抚育连翘近3000亩,通过人为干预,连翘呈现出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连翘种植大户韩建武介绍说:“通过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我们村发展连翘种植面积1.1万多亩,我家30多亩连翘去年卖了20多万元。”
“卢氏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创造了条件。”陈随清说,“今后这种‘人种天养’种植模式将引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像种庄稼一样种中药材,是造成药用成分含量降低的重要原因。”陈随清表示,随着中药材人工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带来了残留超标、药效下降等诸多问题。“中药材与庄稼不同,不仅要注重产量更要注重质量,要保证药效,让人吃了能治病。”
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就是让中药材返璞归真,回归原生态,提升药效,杜绝有害物质残留超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2021年,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三个通则,提出发展中药材种植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市场主导、融合发展,绿色环保、规范生产”的原则。
我省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等都是道地中药材的核心产地,有着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的优越条件。据陈随清介绍,为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将在种苗的繁育、种质的提纯复壮、绿色病虫害防治和产地加工等关键环节做好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动产业生态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