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新乡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00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14

为什么是新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囊括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的中原农谷为何落地新乡?

破解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新乡有什么实力?

其实,新乡农业从来都是“天资优秀、后天努力”的典范,从自然禀赋上看,新乡具备水、土、光、热的黄金配比,是公认的“小麦最宜居地”;从人文因素上看,新乡在农、学、工、商方面本就初具农谷雏形,食材备好,只等大厨就位。

物竞天择

选择新乡的是粮食作物自己。

数千年前,“外国作物”小麦从遥远的西亚传到中原,停留在光热充足、水源丰沛的黄河两岸,决定因素就是气候。

新乡天气“多变”,气候“不变”。气候的相对稳定性为天气变化划定了边界,也是粮食作物选择定居安家的天然理由。

数据说话:北半球四个小麦主产区产量占世界小麦产量的90%以上,其中一个小麦主产区就是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而新乡所在地则是黄淮海核心麦区。

新乡属于暖温带大陆气候,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日照时间2300个小时,积温4400℃左右,降水量不足600毫米且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10月播种,5月收获,小麦在240天左右的一生中,几乎每天都过着“围着太阳转”的生活,吸收了充足的光照和热量。

新乡气候冬春连旱,不下雨。不怕!对小麦来说,麦苗在地面上晒够太阳,在地面下用根系喝足水是最好的生长条件。

热量吸收需要足够的温度,积温高低代表着热量多少。热量决定了小麦的品质。

小麦很“挑剔”,温度条件不够它绝不勉强自己生长。入冬前后到来年开春的两个多月里,麦苗醒醒睡睡,长一长歇一歇,分化出几个身体壮实的孪生兄弟。春天一来,温度升高,热量蓄积亟待爆发,它们仿佛被按下开关键一样,迅速拔节生长起来。这个“开关键温度”就是积温开始计算的温度。

新乡的小麦收获期前少有烂场雨。

新乡的雨看着小麦的“眼色”,多年来几乎都是麦收后才开始下,夏季、初秋一口气把一年的量下完。

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新乡所在的黄淮海平原成为中国最适合小麦生长的地区,而新乡就是那个被小麦用种植面积和产量“票选”出的“最宜居地”。新乡往南,积温多了,但降水多了,日照少了;新乡往北,日照多了,但积温少了。

别找了,就新乡了!

2014年11月18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新乡小麦”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新乡小麦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2年6月6日,在延津县千亩丰产方实打验收现场,新乡又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全国冬小麦千亩方单产纪录,亩均收获907.12公斤,品质优、产量高的“中国第一麦”,再次说明新乡就是“小麦最宜居地”。

水到渠成

天上水不够,河渠水来凑。

黄河、海河两个流域多条连通的河流给冬春连旱的新乡留下小麦丰收的勇气。

黄河奔流至新乡附近,流速减缓,形成地上悬河,曰“害河”。

自悬河引黄灌溉,“水害”变“水利”。岸上被人“破开”几个口子,大量的河水从口子里涌出来,顺着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天然渠、文岩渠、大功干渠等自流向北。

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卫河从北面流过,和共产主义渠连通,一同汇入海河奔向天津。

这其中,每条总干渠又分散出无数支渠,单单人民胜利渠就分了6条干渠、3条分干渠、44条支渠、391条斗渠、1651条农渠、延津4条灌排合一渠道等。这些干渠体系像一张张巨大的毛细血管网络,有的放矢地为灌区土地输送富含有机质的水源,像灌中药汤一样滋养着原阳、延津、获嘉等地的土壤,哺育出延津小麦、原阳大米等高品质粮食。

除了地表水,还有太行山的“山水”和南水北调的“南水”。

新乡北依之太行山,年降水量500多毫米,这座石头山承接不了的夏季暴雨,几乎全数“便宜”给了山前的广袤平原;从南边丹江口水库北引来的南水北调干渠,每年又为新乡带来超过8000万立方米的生态补水。

“山水”和“南水”有效补充了新乡的地下水,为新乡粮食的储水缸添了不少底气。

地藏千金

好地多打粮。

中国国土广袤,耕地却很珍稀,只占国土面积的13.3%左右。除去贫瘠的山坡岗地、难以耕种的洼地,在所剩无几的好地中,黄河冲积平原的土壤品质独占鳌头。

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附近,被上游峡谷束缚的黄色巨龙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奔腾到此处,突然就偃旗息鼓,向平原上的河道四周缓缓漫去,在两岸冲积出肥沃的平原。新乡就在这样的平原上,这里深厚的微碱性土层呈黏性,不但保肥保墒,还富含矿物质,有机质含量达1.12%,处于中等较高水平,像天生自带肥料一样,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用现在的标准看,好土只是好地的基础,是不是一块好地,还要看它是否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有了这些才能更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潜力。

2021年,新乡市683万亩耕地中,有560万亩都是满足这些条件的高标准农田,所占比重在全省耕地面积650万亩以上的地级市中位居第一。

新乡的土地整治开始得很早,高标准农田不过是新乡土地整治历史上的一个小成就。20世纪80年代,新乡所处的黄淮海粮食核心产区由于长期旱涝、盐碱和不合理灌溉,80%的土地粮食产能都不高,增产潜力巨大。

1988年,国家牵头与地方配合实施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计划,打破了新乡粮食增产的瓶颈,为新乡争取到了宝贵的农田基础设施。直到现在,在新乡的一些农田里,还能看到标着“黄淮海综合开发”字样的桥。

被选作中原农谷的200多万亩耕地,既是黄河冲积平原,也是高标准农田,是中国最适合耕种粮食、最能发挥出良种潜力的黄金宝地。

粮田蜕变

优越的自然禀赋造就了黄河两岸居民上千年的种植传统和种植习惯,新乡农民对于种粮的热爱、对于土地的珍惜始终不变,而新乡千里沃野上的粮食却历经几次变革,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粮食生产的新时代。

1986年起,我国粮食收购进入购销双轨制时代。1987年,新乡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率先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探索。粮票取消了,新乡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被释放了出来。

市场开放了,怎么利用它让新乡的粮食更贵、粮农更富?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乡瞄准市场空白,大胆地开启了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的新征程,从全国甚至全世界引进或征集强筋小麦良种,进行选育和推广;进入新世纪,新乡已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强筋小麦主产区,相关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也成为典型。

2010年,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全国最过硬的超强筋小麦标杆品种,不仅高产稳产,品质更可与世界一流强筋小麦比肩,填补了我国市场上国产优质专用面粉的需求缺口。

啃下优质专用小麦的硬骨头,新乡仍不满足。如今,新乡的粮田再一次蜕变,全市共有110万亩小麦、花生和大豆种子基地,其中小麦育种田100万亩,占全省育种田面积的1/4。

粮头食尾

延津火烧、原阳烩面、获嘉饸烙……在新乡,收获的麦子在劳动人民手中腾转挪移间变成一道道美食,闻名海外。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生产具有悠久历史,特别是在优质强筋小麦发展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粮食品质好,如何让粮食增值?新乡在历史的探索中不断积累,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小麦经济之路。

美食的诞生已然见证了粮食简单手工化之后的魅力。卖蒸馍、压面条,原粮搭配上机器,成就了诸多小产业。

再往前一步,新乡积极强力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小麦产业,打造新乡小麦品牌,以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一批知名企业如克明面业、茅台集团、鲁花集团等纷纷落户新乡。

面粉、面条、白酒,各色产品应接不暇……目前,新乡从事小麦粮食加工的食品加工企业达118家,这些产业链的延伸为新乡小麦种子产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拉动了新乡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原阳中央厨房产业园,标准化、工业化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粮食直接迈入深加工时代,成为理想的食品原料,加工后直达每一个家庭的餐桌,更成就了百亿级的市场。

从简单的小麦生产到如今的小麦经济,新乡让“粮头食尾”的过程更加生动、更有优势。

商通路畅

铁路通车总里程达437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26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590公里……四通八达!

新乡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这里有新月、新菏、京广3条普铁和京广、济郑两条高铁,境内京港澳、大广、菏宝、郑焦等4条高速公路,复合型跨黄河通道与郑州、开封紧密相连,我省两条国际班列中欧班列(新乡号)和新日韩铁海联运国际班列在这开通运行。

发达的交通路网、优越的区位优势让新乡商业兴旺,“出生”在这里的各类商品能“乘车”快速抵达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在新乡田地间长大的农作物优良品种更不例外。

新乡的农作物品种能“卖得出”“卖得好”,可不只是靠交通,质量高毋庸置疑,完善的销售网络更让“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不存在。

据农业农村部调查,我国农作物常年用种80%来自企业。新乡市有种子企业87家,是种子生产强有力的生力军,从事种子销售的人才达上千人,支撑这里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育种、制种、售种模式。

多年形成的模式惯性以及种子的附加值,让这里的农民乐于种种子、善于种种子,更在和企业进行商业合作时有着超高的履约率。

新乡能保证,种子企业在这里从种到收再到卖,环环畅通,很有效率。

中原农谷规划,到2035年,我省全球十强种业企业实现零突破,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新乡畅通的商路,是中原农谷发力的基础和强有力支撑。

智高才广

新麦、百农、郑麦、周麦、新稻……和野生粮食不同,经育种专家之手培育出来的良种,行走种子“江湖”,个个都有名有姓、有根有基。

这些品种有的是以老家的地名命名,如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麦系列,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郑麦系列;有的以出生的学校名命名,如前身是百泉农专的新乡科技学院培育的百农系列等;有的是以育种企业名命名。

新乡良种“门派”势力庞大,在种子“江湖”有着数一数二的霸权。这里每年光是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数量就占全省的1/6,位居全省十八地市之首;每年培育小麦良种4.5亿公斤左右,其中8000万公斤留在本地,其余的全部涌入黄淮海麦区大“江湖”。

2012年以来,新乡一共有163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审定,其中百农207、新稻18和乔玉8号因抗性高、稳产性好被选为审定标杆品种,是目前全省小麦、粳稻和机收玉米三大擂台的擂主。再好的品种,不跟它们仨比比,就别想登上“英雄榜”。

强大的“门派”背后是各级育种“长老”的支撑。新乡的育种专家太多,简单分成三类,国家队、科研院所和民间队伍。

国家队的代表是新乡市农科院,所育的新麦系列,尤其是超强筋品种新麦26,打破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高品质、高产稳产的卡脖子技术,品质不输过去称霸强筋小麦市场的加麦、美麦,支撑了新乡延津优质强筋小麦产业。

科研院所团队的代表是新乡科技学院,所育的百农207是我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百农系列和新麦系列是新乡良种“门派”立足江湖的两大当家高手,推广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40%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中科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农大、河南农科院、河南大学等外来的国家队和科研机构,均在新乡设有科研示范基地,河南农科院许为钢院士培育的著名的郑麦系列,就是在新乡上的“幼儿园”。

民间队伍是新乡育种行业的“扫地僧”。新乡本地有87家育种企业和自学成才的农民育种家,1/ 3的企业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种。光新乡县域内就有22家育种企业,培育小麦品种70多个。过去,这些企业和农民育种家为育种专家“打工”繁种,耳濡目染下,他们也“偷偷”练就一身功夫,升级成育种专家。

外市、外省的很多良种,想要在黄淮海麦区一展身手,也会选择来新乡“镀金”,新乡目前已有20多家“外企”委托当地种企代繁种子20万~30万亩。

执行马丙宇

文字李梦露于涛刘亚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