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沟这十年郑州食博会开幕图片新闻科技加持让南阳艾草香飘世界我省国家级农业品牌数量全国第一奋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全年目标任务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我省小麦量价双涨我省上半年销售帮扶产品296.94亿元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1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04

柴沟这十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核心提示

从深度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罗一琛杨振辉

驱车行驶在241国道淅川段,过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后,一边是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一边是层峦叠嶂的林海,穿过丁家山隧道,眼前豁然开朗。不远处,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海景房”依山傍水,柴沟村到了。

要想富先修路

“原来出山就一条土路,村民出山做个买卖,要翻五座山过六道沟,打个来回要一整天。村干部去镇上开会必须提前一天走。背靠大山,面朝水库,村里路、电、通信样样不通,全村158户666人被‘堵死’在沟沟岔岔里,刨着薄地‘望天收’。因为交通不便,姑娘们争着外嫁,小伙子很难脱单,村里还有一多半人没出过大山呢。”7月26日,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华顶谈起村里10年前的生活情况,感慨万千。

武华顶介绍,乡亲们上山挖石头垒墙,砍树干作梁,长年居住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石头危房里,一碰上大雨天那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还下”;村里没有医生,哪户人家生个急病受个伤,根本来不及往外送,只能听天由命。

“出山难、生活难、就医难!10年前,我们这里‘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信基本靠吼’。”武华顶的笑容中,透露着伤心和无奈。

2017年,一条投资180万元,全长10公里的柏油主干道路贯穿柴沟村,连接241国道,打通了大山深处和外面的世界。当地政府还投资近108万元修建了30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

“现在从这儿到镇上,只要半个钟头。政府帮我们修路,大车可以直接开到地边拉果子,非常方便。”村民曹金辉在村里种了几十亩果树,他的果园旁,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伸向远方。

“县里还同步争取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按照统一户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新建易地搬迁安置房75套,让贫困户从山里搬出来,从‘穷窝’里挪出来。”香花镇镇长李书豪介绍,原有旧房全部进行了拆除复垦。截至2017年12月,柴沟村易地搬迁的96户426人全部住进新房。

记者了解到,淅川县还积极争取多方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村卫生室、村中心小学、村光伏电站等项目一个个建成落地,安全饮水和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完成。与此同时,投资378万元完成电网改造,村组道路还安装了路灯。

强产业绿生金

站在柴沟村极目远眺,山间田野,郁郁葱葱,绿意喜人。

“过去,村民们为增加收入,砍树卖柴,不少山成了荒坡。易地扶贫搬迁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迫在眉睫。”武华顶介绍,在淅川县林业局的帮助下,乡亲们向荒山要绿色,为山坡披绿装。

柴沟村对入村主干道及村内道路,选择大叶女贞、银杏、红叶李和树桩月季等适宜的乡土树种,按照宜树种树、宜花栽花、宜草铺草、宜藤植藤的原则进行美化绿化。目前,柴沟村森林面积达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

种满生态林,让荒山披绿;栽满“摇钱树”,柴沟变“果园”。

在濒临水库的一片山坡上,一排排芦柑、橙子和柑橘沐着江风,生机勃勃。50多岁的村民曹金辉正在果园里管护,他是村里最早一批种植果树的村民,大家称他“挖掘机”,一天到晚在挖地干活儿。

“我从2012年开始种果树,最初只发展了十几亩,想看看效果。”曹金辉介绍,村“两委”听说后,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果树日常管护教学,并主动帮助他完善配套设施,把路修到果园旁边,安装灌溉水管等。

有了大家的帮助,曹金辉逐渐扩大种植规模至50多亩。“我们这儿依山傍水,有独特的‘小气候’,结出来的果子品质好,甜得很呢!”曹金辉说,“每年果树能收入6万元左右,明年进入盛果期,收入还会翻倍呢!”

除村民自主发展果树外,柴沟村还引进省渠首生态园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核桃、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柑橘、芦柑等3500余亩,采用返租倒包、入园务工等形式带动农户增收。

柴沟村的邹大美是果林的承包户,家中丈夫有眼疾,三个孩子上学,只有她一个劳动力。十年前,她家守着6亩坡岗薄地,日子过得紧巴巴。2016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在渠首生态园公司承包了300多亩果树,负责栽树、日常管护等工作,一年可以收入七八万元。“承包了林果后,公司还允许我们在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进行林下套种。”邹大美说,“我每年种的芝麻、花生、油菜、豌豆,就能收入1万多元。”凭借每年将近10万元的收入,邹大美一家在2017年顺利脱贫。

乡村美旅游兴

7月26日一大早,柴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庄春波就带着村“两委”成员来到村前的水库边规划路线。他们准备在这里修一条400米的旅游步道,连接水库两岸梁家岗和王必成岗两个村组。“站在步道上就可以欣赏水库的美景,既方便群众生活,还能发展乡村游。”庄春波说。

2020年,柴沟村光荣脱贫。淅川县吹响了乡村振兴嘹亮号角,将省、市“五星”支部创建与产业发展、文明宜居、乡村治理等“三面红旗”争创相融合,在全县开展“星旗同创”活动。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振兴,柴沟更有底气。”庄春波伸出四个指头,信心满满地说,第一,柴沟依山傍水,湖光山色,是养生天堂;第二,村内道路四通八达,旅游设施完善;第三,果木种类丰富,四季有花有果,适宜休闲采摘;第四,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距离中线渠首、湖北丹江口市,都是十几分钟的车程。

柴沟村说干就干!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柴沟村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投资60万元在241国道入村口建成村牌坊、特色游园观景台及旅游引导牌。在镇政府的补贴引导下,柴沟村已发展23家民宿农家乐。

在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柴沟村全面动员,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落实门前“三包”,号召村民“美化家园”,引导群众从“袖手看”“随手拍”向“动手干”转变,以“户美”推动“村美”,营造“绿、亮、净、美”的生态环境。

进入7月,柴沟村的核桃、杏李成熟了,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乐坏了果农。曹金辉的果园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好多游客是从附近的邓州市、湖北丹江口市来的,因为是暑假,都带着一家老小的,一玩就是一整天。”曹金辉说,下一步,他要扩大果园种植面积,还要发展农家乐。

十年蜕变,焕发新生。柴沟村先后获得“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省级森林乡村”“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殊荣,过去的深度贫困村早已旧貌换新颜。

如今,柴沟村的道路变畅通、设施更完善,荒山披绿、林下生金,绿水青山正为乡亲们生“金”吐“银”。

柴沟村十年巨变,是淅川县的一个缩影。“作为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淅川的贫困既有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等共性因素,也有为了一库清水,造成的奉献致贫。”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介绍,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为保护水质,淅川“树不能伐、鱼不能捕、矿不能开、畜不能养”,然而,发展脚步不能停。党的十八大以来,淅川扛稳水质保护重任,合力脱贫攻坚,共谋乡村振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点评

产业振兴的最优选择

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从深度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巨变,昭示了乡村振兴的未来方向,即要向生态振兴的绿色“矿藏”深度挖掘,要向生态收益的递增边际有效拓展,要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目标追求高度努力拉升。

生态林让荒山披绿,让柴沟变成累累果实飘香的沟,实现了农业生产向生态产业的跨越。以“户美”推动“村美”,营造“绿、亮、净、美”的生态环境,赢得“省级森林乡村”“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旅游品牌,实现了生态产业向“美丽经济”的跨越。生态发展与旅游经济同步规划、一体推进、集约集成,实现了由生态产出向系统生态效应综合效益溢出的跨越……

柴沟村的发展路径,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