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大峪高岭村山水人文溯源(中)
第3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50期:第3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23

汝州大峪高岭村山水人文溯源(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尚自昌文/图

剪花口海相地貌

辉泉村的石窑

窑院睦岭

土打的窑洞丈二宽,夏天凉来冬天暖。

窑洞,是人类利用最早最久的居住方式。

汝州地域的窑洞集中在北部的几个山乡,其建筑艺术有源自本土的创造,有来自山西、陕西移民的传艺,有相互学习的嫁接和提升。单个或集群没有陕北的宏伟,制式却多式多样,整体集北方窑洞建筑之大成。

窑洞建筑一般有靠崖窑、下沉窑、箍窑三种形式。汝州以靠崖窑和箍窑为主,下沉窑改良后为半下沉窑,自成特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窑洞建筑是一个系列组合,它的载体是院落,院落的载体是村落,村落的载体是山川沟壑。窑洞被称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建筑。

高岭10个自然村的起始是窑洞,至今仍以窑洞建筑为特色。这里青石多,窑洞多为石窑,包括靠崖土窑内用石拱圈、箍窑。2020年统计,全村存石窑300多孔,土窑大多废弃,粗算也有200多孔。

“曹三岭,孟三洼,四岭五岭归何家。”民谣说的是高岭村现住户可考至明代,明洪武年间大移民时有曹、孟、何三姓从山西移到河南,再移到汝州,分别在耙齿沟、剪花口、高岭的东沟安家,占据了高岭水好地肥的地域,渐成村落,后来他姓陆续迁入,形成了现在的10个村落。这些村落基本沿沟背坡凿窑居住,体现出靠水背风接近农田的智慧。

这10个自然村按选址和居住特点归类为三泉三坡两窑一园一池。

高岭三泉

山区缺水,先民选址居住首选有山泉的地方,其次是周围的土地资源。高岭南高北低,水向北流。南部多阴坡,水量蒸发少,地下是石灰岩层,易形成山泉。南部的三个自然村均因泉而成村。

辉泉村

辉泉村是高岭最南的一个自然村,南与米庙镇枣庙村接界,西南距市区15公里。村落居辉泉寨所在的南坡北麓,是个三面环坡的簸箕形地带。三面坡地的汇水流入沟底形成下河的源头,因在沟底青灰色的岩层中涌有一股泉水,灰泉就成为这个村落的名字。也许后人感到灰有点不雅,就将灰泉改为辉泉。

辉泉的这股泉水应为洗耳河的一个源头。河水从南向北经过耙齿沟村后,向西北经青山后村的黑龙潭村汇入发源石楼山的青河,北流至赵楼汇入赵楼河,成为洗耳河的主要支流。

辉泉人称门前的河叫下河,意为下雨才有的河。

辉泉村落沿下河两岸略成西南东北向分布,西坡住户明显多于东坡。西坡为大青石地层,有自然的梯坡,可以梯级开发利用。建筑多为后窑前院,记录着村落的发展历史。窑为石窑,或嵌入岩层,或采石砌造,或二者合一。前院多为石墙或土墙青瓦房组成的一进院。西坡的建筑依山就势达至三层,看似一个缩小的山城。

现有居民89户360多人,是高岭人口和姓氏最多的自然村,分辉南、辉北两个村民组。

辉泉寨东南350米处有个叫祖师顶的山峰,传说祖师爷看中这块宝地后,托梦让人在山顶修了个大庙。由于山小庙大,撑不住祖师爷的压力,把山给压尿了,挤出一股泉水。祖师爷无奈搬到了西南寄料镇的铁顶山上。村民说泉水终年不涸,可供过往人应急用水,是附近放养牛羊必去饮水的地方。这股泉水在海拔709米的崖处,两边是几百米深的悬崖和深沟,今年中秋节专程考察,仍清澈见底,与今年汝州大地奇旱形成反差。

在辉泉寨西康庙岭上有座康王庙,通往米庙镇古道口之左。传靖康事变后,宋室康王赵构从高岭古道南逃,人马在辉泉补充了给养,顺利通过山口,摆脱了金兵的追赶,在江南建立南宋。

康王庙传说与骑岭马庙村的马庙的传说类同,或许是金代人们对南宋收复北方的期盼,也或这里住着康王南逃时失散的家人或部旧。

海眼沟

海眼沟居东北与辉泉村接壤,村落间相距约900米,因海眼泉而得名。

海眼泉沟不宜打窑,村民居住在另一条沟里,中部隔一道泉岭。

海眼泉沟的源头,是南部两道山坡间汇水形成的冲沟,北行至泉岭,形成一个300平方米的盆地,然后折向东北。溢出的泉水在盆地汇聚成一个大水塘,20世纪60年代,在这里规划建设了海眼沟水库。

海眼泉在沟的底部,泉水经过石灰岩层的净化清澈甘甜,四季不竭。村民说这是海水退却在嵩箕山系留下海眼,直通东海,北海眼在北部的登封市。传说虽不靠谱,却饱含着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泉水的敬重。

这就是我小时恐惧的北山眼,扶贫期间曾带母亲来这里参观。

海眼沟人居住的山沟有厚达10多米的黄土层,始迁的居户就上此打窑居住形成村落。村落沿沟首呈片点状分布,整体分三个集中的片区,为前房后窑的一进式民居,窑有土窑,也有石窑,屋为石墙青瓦,老建筑古色古香。

海眼沟有棵600年左右的国槐,是村落建史可考的活化石。

1952年至1959年,是海眼沟闪耀圣光的时期。1952年全县撤区成乡,这里为海眼沟乡政府所在地,辖今高岭以东,同丰河以南,黄涧河以西的40多个自然村。1956年大峪和袁窑中心乡成立后改为海眼大队,1959年海眼大队分为高岭和辉泉两个大队,1962年高岭辉泉合并为高岭大队。

剪花口

剪花口是石楼峰与辉泉南坡之间有一道石岭,由于岭南是断崖,加上数千万年的日晒雨淋不断塌方,裸露的是紫色石英岩层,最窄处不足3 米宽。两峰之间有座较大的凸峰,也削去了半边。凸峰与石楼峰之间有一阙口,似两道石门。阙口内和东西两边的表层裂开为高低不一的小阙口,北望像剪刀剪出的花口。

民间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沿汝海两岸寻找七彩石。在海江孤堆岛上休息时,忽见不远处闪闪发光,忙驾云前往,闪光的巨石正是她千辛万苦找寻的。于是她落下云头,抱起七彩石就走,谁知离地三丈三尺,两条护宝的大鱼跃起咬住她的两个裙角,让其留下宝贝。女娲讲理不行、欲飞不能,只好掏出神剪,将自己的裙子剪断。一声巨响,两鱼落下,将石楼山山梁震裂,使山梁南侧形成数丈高的断崖。两条鱼震昏在断崖边,嘴里噙的裙摆化成紫红色的阙口。补天成功,海水退却,醒来的两条鱼化成石头,成为阙口的守护者。从南北望,阙口的两边像两条石鱼,惟妙惟肖。

剪花口村原名江水泉村,得名于村边叫江海泉的涌泉。

汝州名山海江孤堆和小海孤堆汇水坡汇集的雨水,经过一段较为低缓的谷地后向下冲出一道深深的壑沟,这条叫江水河,是高岭村流量较大的季节河。沟头处有四季长流的泉眼叫江水泉。

不知何时剪花口代替了江水泉的名字,或许剪花比江水泉的名气大。

剪花口村环江水泉呈人字形布展。这里的民居为后窑前院的窑院式,窑有土窑、石窑、箍窑,前院为一进式,厢房为石木或土木结构的瓦房。

《汝州地名志》记:剪花口最早的居户姓孟,为明代山西移民。

剪花口周围出露很多古生代晚期海相地层,半露的岩体、凌乱的岩石,让人想到大海退潮后海滩的礁石。在剪花口村背靠的后坡上,一架坡全是青色的石灰岩层,被海水侵袭冲刷成千疮百孔,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型,如巨鲸、大象、大蟒,如慈母哺儿、金蟾望月、猛犬饮涧,有的地方有一孔洞,狗可以自由出入;有的地方如同大的石槽,里面长着水草……我怀疑这里是5 亿年前海湾沿岸。有人建议在此规划建设奇石园,就叫“剪花口女娲炼石园”。

高岭三坡

高岭有三个自然村分别以东、南、北三个方位作为专名,以坡作为通名,称高东坡、高南坡和高北坡。我原以为三个自然村选择高岭三个方位的坡边的平台地而居,以三坡交合处的分水岭为界。实地采访才知大错特错。高岭三坡居地在高岭东部的一条山沟里,坡是指沟边的坡。这条沟发源于南部的辉泉村北的马场岭和二道岭之间,两岭的汇水年长日久形成冲沟。这条冲沟先为南北走向,沿途接纳多条小沟的汇水北行,体形不断壮大,至苇园村与苇园村南的东西冲沟合为一沟折向东北,汇入同丰河中,这条沟里的雨水泉水为黄涧河水的一个源头。

高东坡

高东坡村背靠南北向山岭,面向南北走向的高岭沟。村落选址在一处陡缓有序呈梯级组合的沟岸,人工处理后就是梯形的平台。这里从岭脊到沟底落差有100多米,地层复杂,有石质的,有土质的,适宜打窑居住。聚落也呈梯状由低到高分开发居住,有三连窑,有窑上窑。毫无疑问选址带有山西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村落布局的风格。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马鞍驼农会主席何社烈士的住宅,仅余一间已成危房的瓦房,急需修缮保护。何社住宅不远有处较好的院落,党峰县长曾在这里居住开展倒地工作。

何社家向北不远的山坡上,有棵两人合抱的老栎树,有600多年的树龄,天虽然干旱,长在连山石石缝中的大树却枝叶繁茂。

高东村现有居民24户122人,全部为何姓。

高西坡

高西坡坐西面东,村落沿沟西岸南北布展,居地整体坡度较缓,沟底与岭脊上下落差不大,没有梯级发展的条件,分上下两个层级。宅院多为一进,后窑前院。

村里较大的户主叫何山,占据村里最好的宅地,面积约有三亩。通往村里道路的是沿沟的土崖,何家用大青石将村头的土崖包砌,安有两道大门,一道卡管村口,一道管护宅院。院墙周围或高崖或石窑,低处用石墙加高,设有炮楼,整体成为一座坚因的堡垒。参观时虽毁坏严重,留下的遗迹仍能看出当年大户为了自保煞费心机构筑的建筑精品的概貌。

村里还有一棵国槐,有500多年的树龄,枝繁叶茂,可惜没有被市政府挂牌保护。

高西坡全村共两姓128人,其中何姓13户89人,董姓5 户39人。

高西坡是高岭村委所在地,2017年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将村委搬迁至北坡村临近靳马线的现驻地。

村里现代化建筑为原平顶山教委援建的希望小学,我们路过时听到了读书声。

高北坡

靳马线进入高岭村主路向东拐的第一个水泥路口通往高北坡村。高北坡北高南低,进村需下一个陡坡,村落就藏在陡坡下面,所以外人走到村边还要问北坡村。

进村后向南向东有两条路,全是水泥路面,是扶贫工作的成果。

向东的路为老路,曲曲折折。路北为弯曲的石碍,实为上层住户门前的护堤和路道的护墙,全为巨石垒砌,略有坡度,结实美观,虽有一定的年纪,但没有毁塌和修补的痕迹。目测工程宏大,让人感到北坡人为了家园安全付出的真诚和智慧。村落整体坐北向南,成梯级层层分布。隔沟可望见沟南的东坡村。

向南的一条路沿村西南北向土岭延伸,有部分住户靠岭东坡居住,面向高岭沟东北去的开口方向,路下也有窑洞,是先人们的居地。岭西为苇园村、北坡村的邻居。

村里有何增烈士家的三连式窑洞,一主两副,很是规矩。何增是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民兵,1945年冬的一天在双石垛寨放哨,午夜遭匪徒偷袭,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时年41岁。

何增烈士院落东北不远的小岭上是高岭寨,北坡村的一个文化地标。

全村34户165人,全部为何姓,是东坡村的何姓同门移居而成的新村。

高岭两窑

高岭村向西有一条约800米长东西向山岭,岭上凸起两个近似平顶的孪生山峰,远近看均似打麦场的草垛,人们就称其为双石垛岭和双石垛峰。双石垛坡间的汇水向北冲出了两深沟,沟岸堆积有厚厚的黄土层,适宜凿洞居住,于是就成了两个叫窑的自然村落--石东窑和石西窑。

石东窑

石东窑全称应为双石垛东窑,所居的东沟起始于东垛东坡与高岭西坡之间汇水的冲切。

原聚落呈点状分布,大体分为六片。先在石崖凿窑安居,后在窑前铲垫围墙成院,再建土木或石木结构的厢房,大门是小门楼。

民政局制作的门牌为双石垛1 号的窑院保存特别完好,可作为石东窑民居的代表。院落坐西面东,是个一进式的四合院,主房是三间石窑,高大结实,厢房六间独立式石窑三三相对,南面的石窑加装有门窗,北面的石窑后改建为砖墙青瓦,整体也算和谐。

一号院大门外靠北有棵大国槐,枝繁叶茂,市政府挂牌保护,标牌显示树龄600年。

《汝州地名志》显示,清初郭姓从米庙镇双郭楼村迁入渐成村落。现全村34户142人,全部是郭姓。

全村土地面积200多亩,被山林果树包围,还有40多亩的景观绿化带,可谓高岭最美的自然村落。

石西窑

石西窑所居的西沟始于双石垛峰之间汇水坡向北的冲沟。

西窑村落在东窑村落的西南靠西垛坡根的山坳地段,聚落呈两个条状分布。民居多为石砌窑洞和土木结构的坡式瓦房。村北的沟里曾有竹园和苇园。

这里的土地曾为西部梁窑的梁家所有,梁家在这里建有几处楼房供管家使用。

这里早期的居民为郭姓,是从东窑迁居而来的。现在全村34户132人,郭姓121人。

“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这是西窑村七星石庙门旁的对联,重修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供奉七星的庙宇。查问度娘,七星庙供奉的是北斗七星君,属道教神仙体系,包括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二十四节气),定诸纪(年、月、日、时、星辰、历数)。度娘显示的七星庙指向陕西省府谷县孤山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由县发展改革与科技局启动了二期修缮工作。

双石垛寨在石西窑村南的西峰,归属西窑村,是村里的地标性建筑。我想这个寨曾有的名字,或叫七星寨。万能的七星君会保佑寨民的安全。

高岭苇园

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汝河两岸的常见水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熟背《诗经蒹葭》后才知神秘的蒹葭就是芦苇。

读北宋宰相范纯仁《秋风吹汝水赋》之“猎葭苇于晚岸兮,杂红翠之摇旌”句,我猜想《蒹葭》的爱情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汝州,因描述的场景与汝河的一样。

在《汝州政区图》上看到山区大峪有个叫苇园的村庄,心里充满了许多假想。或许这个处在一个长满芦苇的山间盆地,或许村域有处山巅天池布满蒹葭。

苇园村是高北坡的西邻,同处一个沟岸,相隔一条山岭。

在高岭的10个自然村中,苇园是唯一真正坐北面南的村落。村落背靠U 字山坡,如座椅靠背,东西两条山岭像椅子两边的扶手。赵老师是苇园人,讲起苇园的环境无不充满着自豪。

面对的东西向深沟叫瓦窑沟,起源于双石垛向南的汇水坡。因村里曾在沟边建有烧造砖瓦的窑炉,称这条沟叫瓦窑沟。

1958年村里组织劳力在瓦窑沟里规划建设了一个小型水库,库容1500立方米,后经过改造库容增至8000立方米。

苇园所居的坡较缓,从下到上有四层民居,先在沟底靠坡打窑居住,逐渐向上迁移,沟底仍有住户。

苇园也有一处泉眼,发源北坡,是全村饮用水井。泉水溢出后在坡底部汇成一池塘,池塘和周围的湿地盛产芦苇。

芦苇园最初的居民为郭姓,是清初米庙镇双郭楼村郭姓移民。现在全村21户79人,郭姓14户54人;赵姓、何姓为土改时的后迁户,分别为2 户7 人和2 户18人。

耙齿沟

耙齿沟原名八池沟。村前的青石河底有一段80多米的青石岩层,岩层高低不平,有八处低洼处被水冲刷成光滑的不规划的水池,是人们夏季洗衣、洗澡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吸引附近的村民光顾。这八个吸人眼球的水池就成为村子的名讳,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名。

耙齿沟南与辉泉村接壤,西隔岭与剪花口村相依,东与海眼沟为邻,北望双石垛寨。

耙齿沟村落西靠独立的南北岭,东面青石河,南北呈三个片区。村居为坡式瓦房和窑洞相间,多为一进式窑院。东临青石河接辉泉下河、辉泉北坡和背靠的山岭汇水,雨季流水很大。村域没有泉眼,但地下水丰富,有老水井供全村使用。山村饮水工程实施后在村域打深井一眼,可供高岭10个自然村用水。

村里有条水泥路东与高岭南北主路相通,西与剪花口相接。

明末曹姓从登封铜门口迁此建村,清中期于姓从马鞍驼迁入,现全村25户104人,其中于姓82人、曹姓22人。

(作者为汝州市融媒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