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阳市委党校副教授米寸美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先后到红旗渠、殷墟遗址等地调研。并特别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巍巍太行山,悠悠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困境,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苦战10年,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修红旗渠的过程中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上,我们要赓续红旗渠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解锁“人间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条分缕析“红旗渠三问”,汲取踔厉奋发的力量,续写发展新奇迹。
解锁“清水到处流”的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工程浩大、地势险要,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为什么一定要修红旗渠?
翻开《林县志》,能看到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惜水如命,饱受缺水之困,盼水之苦的历史。《林县志》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之514个春秋里,林县十年九旱,干旱300多年,大旱100多年。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困难。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从元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县人民自发修建过18条引水渠,但这些都无法彻底解决水资源奇缺的问题。
为了实现林县人民“清水到处流”的梦想,为了彻底改变全县受制于水的现状,1954年8月以杨贵为县委书记的林县县委决定“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彻底解决水的问题,要向太行山宣战。在经过详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测量后,林县县委经过民主讨论,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在1966年4月2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说:“林县县委知道,引漳入林,这是林县人民的迫切要求;实地勘察表明,虽然工程十分艰巨,但是完全可能做到。林县县委懂得,举办大多数群众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这就是林县县委一心为民修建红旗渠的初心所在。
从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林县县委始终坚守“干部的工作量要比群众大,但口粮标准要比群众低”的标准,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干事情、做决策。林县英雄儿女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修建了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解决了当时55万人吃水和54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解锁“誓把河山重安排”的为民决心
“引漳入林”(后改为红旗渠)项目上马的时候,当时我国经济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不少地方还饿死人,山区林县凭什么就敢上马修建红旗渠?
“引漳入林”的前景是美好的,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也显而易见。从大环境看,1960年正是国际形势严峻、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此时“引漳入林”根本不可能得到来自上级的实质性支持。从林县当时自身的条件来看,林县财政还不到300万元,而工程总投资预算高达7000万元。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不仅面临着资金缺口大、物资、粮食紧张和施工条件险恶等重重困难,还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当时林县班子担心错过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就永远无法改变林县人民缺水之苦。他们提出:“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林县不罢休”的宣言,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想要“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出路只能是艰苦奋斗,展示了林县县委的责任担当。
在1957年12月13日~31日,中共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杨贵作题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这次会议提出“苦战5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体现了全县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宁愿跟着县委苦干,也不愿意再受老天爷的摆布苦熬,积极投身到征服大自然的伟大征程。
林县人不仅响亮地提出了口号,而且迅速地开始行动,先后修建了英雄渠、淇河渠、抗日渠、天桥渠等引水渠道,以及弓上、要街、南谷洞等中小型水库。正当红旗渠工程顺利进行时,却又面临着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1960年,我国“勒紧裤带”的岁月,一道道指令曾严令红旗渠“下马”。此时红旗渠修建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哗啦啦的浊漳河水已经引到了林县地界,干部群众的热情正空前高涨。这时的红旗渠工程若全面停工将无法向林县人民群众交代,这可是林县人民的救命工程。
当时林县县委必须遵从中央指示,但他们决定依据自身实际,统筹兼顾、灵活运用。最后采取折中办法,二期工程暂停,绝大多数民工11月份返回生产队休整。只留下数百名热血青年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经过17个月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苦战,在1961年7月15日终于凿通了青年洞!在青年洞洞口的山崖上的“山碑”二字在向人们诉说着,红旗渠就是碑,是水利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丰碑。
解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为民真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林县人修渠引水,皆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和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生活条件艰难困苦,在修渠建设过程中共有81人林县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重伤256人。在面对要跨省调水、劈山造渠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人们能不计得失、不怕牺牲,仅凭双手和简陋的工具能够修成红旗渠?
历时10年的红旗渠工程,之所以能够形成30万林州人踏入莽莽太行山中,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引水之战,正是靠的林县各级党组织深入有效的宣传发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如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指出:“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去奋斗,去争取胜利。”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把体现党的领导相关要求具体细化为一项项的制度规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同”和“六定”。“五同”就是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难题。“六定”就是给干部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劳力、定工具、定工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干是最好领导方法。回顾修渠的历史,正是林县各级党组织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唤醒群众协作意识,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没技术人员,靠土专家和群众的智慧,自行勘测、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没有炸药和先进的开山设备,靠一钎一锤采下石块,用两手和双肩搬运到工地;没有石灰,自己土法烧制;没有足够的粮食,伴以野菜树皮充饥。从1960年开工到1966年竣工,红旗渠工程总投资7154.7万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多万元,占总投资的约14%,县、乡、村共筹资金约6129万元,占总投资的约86%,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超常毅力,硬是在山高谷深的太行山间,逢山钻洞,遇沟架桥,斩山劈岭,凿石导河,在多种帮助和支持中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抠出”了这一人间奇迹--红旗渠。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托举伟大梦想。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从伟大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真正让伟大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重要论述研究”(2022DWT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