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图片新闻淮滨县王店乡大田托管让农民当上甩手掌柜让蔬菜无土栽培“落地生根”提升品质高质量发展小西瓜产业多元主体推进种养结合 绿色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9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20

多元主体推进种养结合 绿色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转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农业历来注重种养结合,讲究“人从土中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种养结合也随着种养主体因专业化分工而分离。由于种养结合的闭环被打断,出现很多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国务院2019年以来连续出台促进种养结合的多个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种养结合”“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出: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强化农业生态链和环境链建设。由此可见,聚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力量,推进种养结合深入发展,有利于河南乡村产业振兴顺利实施。

一、促进农户自我培育,以种养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共赢

农户是生产主体,对是否采取种养结合模式起着关键作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药、化肥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急剧扩大,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种养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利用畜禽粪污生产使用的有机肥,解决化肥使用过量问题,能改良土壤,增肥地力,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户要具备种养结合的意识。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种养结合的培训十分必要。河南省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实施种养结合。为加强种养结合,河南开展试点示范,对农户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殖场户开展粪污处理的意识和水平。平顶山市和方城县是河南典型的种养结合试点示范区,两者种养结合发展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平顶山市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成立了农业院士工作站、循环农业研究院,并整市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方城县以实施国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为抓手,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二、加强企业治理创新,以契约农业落实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企业是市场主体,对是否采取种养结合模式起着助推作用。农产品的用途一般都较少地用于自我消费,而是经过不同的加工业环节生产成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后进行销售,这样能得到较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显然,鼓励企业加入种养结合环节,延伸了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契约的形式保证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规范双方在生产、销售、服务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规避市场风险。契约农业中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通过质量监督机制影响农户实现种养结合发展模式。一方面,农户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企业通过契约从生产源头上进行控制,以绿色生产方式保障农产品质量,进而给农户带来质量溢价,以保障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实现,“优质优价”的运行机制形成“持续动态”的经济激励会扭转农户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户自觉采取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契约农业的形式使企业统一商标并定价收购,无形中搭起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消费者的反馈,企业注重自身品牌、商标信誉及追求社会正向评价,采取质量监督机制对农户生产标准、质量检测与处罚等进行规制,以约束农户违背契约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督促其采取标准化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以外在压力促使农户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向绿色高效转变。河南舞钢市引导农民成立、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经纪人,印制规范的小麦、玉米、蔬菜、生猪、獭兔等涉农合同样本,并以合同为纽带,引导农户拓宽门路,走“合作社+农户+基地+订单”的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构建政府制度保障机制,以利益联接引导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政府是主导主体,对是否采取种养结合发展模式起着引导作用。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2022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种养结合是涉及企业、农户、公众等多元主体利益的绿色发展模式,同时具有产业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其利益协调关系超出纯粹市场决定范畴,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支持和保障机制。在生产环节,引导农业企业参与种养结合,并为种养结合的农户或合作组织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经营环节,通过契约农业,强化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建立平等互利、关系持久的购销合作关系。在利益分配环节,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二次返利等多种形式,将产品加工环节获取的附加值收益部分让利给农户、合作社等联结主体,共享产品增值收益。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种养结合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真正形成种养结合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方向。目前,在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的我国,发展方式必须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牺牲环境获得利益,投入少、效益低,未能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成为农业发展的两个“紧箍咒”。河南是农业大省,面对农业“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政府、企业、农户均处于价值链利益分配的环节之中,三方在不同情景下通过寻求均衡点达到实现种养结合的共生状态,通过加速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进一步完善农业内部循环链条,以种养结合实现河南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系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绿色发展岗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