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墨香送祝福唢呐声声迎春来图片新闻制作“布兔”迎新年滑县农商银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邓州市教育系统举办清廉文化书画展信阳农林学院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所有主楼全部封顶郾城区法院 召开以案促改集中行动大会红旗渠的历史印迹红旗渠大事记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2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19

红旗渠的历史印迹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导读

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用十年时间从巍巍太行山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红旗渠是目的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作为哺育当地、影响全国、享誉世界的丰碑,红旗渠在地方志中得到全面翔实的记载。红旗渠所在地的《林县志》《安阳市志》等均对红旗渠做了超出一般水利工程的详细记述。更有专门的《红旗渠志》,全面记录了红旗渠建造始末,这对于存留红旗渠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弘扬红旗渠精神、鼓舞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存史资政

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志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用,可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红旗渠志》从多角度记录红旗渠的不同侧面,提供独特的历史视角,其中收录了不少记述古代至修渠前林县地区干旱状况的史料。

据《红旗渠志》记载,“1436年(明正统元年)大旱;1439年(明正统四年)大水……”。长达数页的记录,一句句简短话语的背后,深藏着数百年来当地居民水深火热的血泪。河顺镇塔子驼村塔珠山石碑记述旱灾惨景:“庄产田地,并无买主。柿叶甘土,俱当饭餐。幼女出卖,一两串钱。人吃人肉,遍地不安。皇上放赈,人死万千。荒年如此,刻石流传。”

1942年~1943年,林县连年大旱,加之蝗虫灾害和日伪军疯狂扫荡,全县逃荒外出达10800户,占总户数的14%,饿死1650人。只有了解林县触目惊心的干旱景象,才能深刻体会林县人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修建红旗渠的动力与决心。

在《红旗渠志》第一编第一章《引漳入林的决策》中,记述了作出修渠决策的缘由、现实条件、艰难的沟通过程、调研论证和决策结果。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组调查、反复论证、草拟方案、征询群众意见、报请上级审核等。

1959年5月31日,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书记处书记兼县长李贵、县委书记处书记秦太生向省委书记处书记杨蔚屏汇报工作,谈到林县严重干旱缺水情况,提出到县外寻找新的水源。

后经开会讨论,杨贵率领县委调查组,到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考察,提出引漳入林的想法,同县委常委多次交谈议论,并在一般干部中征求意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引漳入林引水地点及渠线进行测量,连测数次,草拟了工程方案,同时还分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动员群众。

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林县县委坚持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行性结合,领导意见与群众意见结合。这对于今天的政府决策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此同时,中共林县县委、县人委关于引漳入林工程的请示、上级的批复以及豫晋两省领导人之间的协商信件,都能在志书中查到。此外,志书还收录了与修渠有关的多篇报刊文选及重要文献。

凝心育人

诠释“十六字”丰富内涵

《红旗渠志》中存录了许多文件资料,能从中窥见红旗渠工程在时代长河中起于累土、积步致远的过程。据《红旗渠志》记载,自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勤劳双手,经过十年鏖战,攻克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锤锤一钎钎,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以红旗渠为主要水源,南谷洞、弓上水库及其他蓄水设施给予补充和调蓄的红旗渠灌区,解决了人畜吃水和工副业用水困难。红旗渠结束了林县人民与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的血泪史,迎来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曙光。

《红旗渠志》中还专门记述了红旗渠精神的提炼过程,并分析了其丰富内涵。1990年3月20日,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概括总结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十六字”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指林县人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手要,立足本地条件,靠群众力量,设法克服修渠过程中的一切困难;艰苦创业,指干部和民众同甘共苦,以每人每天1市斤粮食和野菜树叶充饥忍饿,从事开山凿洞、抬石垒砌的重体力劳动;团结协作,指干部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与群众并肩作战,共渡难关;无私奉献,指在红旗渠建设中,前后有81名干部群众为修渠献出宝贵生命,修渠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丰富内涵,至今仍具有教育人民、激励奋斗的重要意义。

历久弥新

焕发强大精神力量

关于红旗渠事迹和精神如何引起省里和中央高度重视,并得以传播弘扬的过程,《红旗渠志》进行了详细记载。1965年国庆节期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农展馆观看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展览,对修建红旗渠连连称好。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党的领导无所不在》长篇通讯,记述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的业绩。

1993年10月7日至10日,国务委员陈俊生专程来林县考察,研究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10月15日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写了《关于河南省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调查报告》。在中央的宣传下,全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干部,纷纷前来林县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林县人民在修渠中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丰富和发展了的红旗渠精神日渐在神州大地弘扬光大。

志书中还记载了许多外国党政领导人、国际知名人士对红旗渠的赞誉。联合国官员迪曼说:“参观了红旗渠,有必要更改历史的说法,世界上有七大奇迹不对,红旗渠应列为第八。它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和突破,而且是政治上的意志的战胜。”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委员会主席萨勒姆·鲁巴伊·阿里1974年11月14日到林县参观红旗渠后激动地说:“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创造的奇迹,表明了中国人民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灾难。”土耳其革命工农党主席多乌·佩林切克1976年1月5日至7日参观红旗渠后深有感触:“林县人民修红旗渠的锤声传遍了全世界,红旗渠将永远是世界上的一面红旗。”

1971年至1980年的十年间,到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国人士就达11300多人,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外国元首及各界人士亲眼看到盘绕在太行山上的红旗渠后,对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志书忠实记录了党团结带领林县人民谱写的壮丽篇章,丰富了红旗渠的前世今生,诠释了红旗渠精神的底蕴内涵。红旗渠的英雄史诗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与铭记。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五研究处程茜张夏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