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内在联系,在思想道德基础上存在高度的契合。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拟作如下思考: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广泛的道德伦理观念、人文精神和哲学智慧。通过对经典著作、传统艺术和文化符号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情感认同。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通过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和体验,让学生和社会大众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发挥传统文化的道德引领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可以发挥道德引领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品德。
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
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整合。可以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提高传统文化的可感知性和可体验性。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成为解决当代问题、引领社会发展的有力资源。
建设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和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设相应的研究机构和平台。可以建立高水平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集聚专业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展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同时,可以建立传统文化传媒平台,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将传统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提供学习、体验和交流的场所。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尊重和欣赏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价值观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发挥道德引领作用、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建设研究机构和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落实和实践。
(作者:刘继刚,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强省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河南兴文化工程委托项目2022XWHWT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