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水平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公益广告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64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2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水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朱琳清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并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今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指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共同塑造出了中华文明所独具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质,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深入阐述,明确了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道德规范塑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社会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这一理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当前高校育人实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重构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以文培元,凝神铸魂,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入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中国气质、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高度一致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出现了荒芜、扭曲,心浮气躁,无所适从,更有甚者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矛盾,公众对良好社会风尚、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迫切需要有一种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信仰和道德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已经深入到我们血液、骨髓、灵魂中的元素在久违了近百年后再次被激活,重新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被社会寄予厚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进而提升全民族素质,唤醒道德良知、汇聚正义力量、塑造健全人格,成为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融通。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应该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的具体实践。哈佛大学哈瑞·刘易斯教授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谈到,“哈佛古老的通识教育理想已经有名无实,在卓越主义和市场名利的诱导下,哈佛教育已不再致力于解放人的思想和精神,其师生为职称升迁和就业市场而不断追求卓越,但却找不到责任感、价值观的灵魂”。哈佛尚且如此,其他大学可想而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沦为“精神的缺钙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功能的发挥,有效融通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专业教育塑造“器”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人文化成与德性滋养培育其雅量,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养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厚植忠诚奉献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文化理论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指导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相对于长期热衷的对外借鉴和追求世界排名,我国高校对主要以求善教育为旨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致力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应是独具中国特色和文化特质的现代大学,而不是欧洲大学的凯旋或美国大学的克隆。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鼓励全国广大师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把握中华文化的根脉,并达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中国的文化传统或许不是最利于科学精神的生长,但对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却源远流长并卓有成效。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要重拾老旧的教育形式,而是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君子人格,厚植家国情怀,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成长发展视角下的现代大学书院制调查与优化路径探究》(202210459059)阶段性成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