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开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发生巨变的语境之下,社会行业急需传媒人才,而具有行业显著特征的传媒类本科高校,如何提高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校传媒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地方高校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在政策倾斜、区位条件、资源投入、社会声誉等方面与部属高校和双一流高校都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地理位置。这是不能改变的先天条件,除了要解决人才培养为地方实际发展需要的困境,还要解决与其他高校教育间的横向竞争。
地方高校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脱节。由于地方传媒院校建设者、管理者、教学团队对于创新创业认识不足,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模仿和照搬名校,课程内容同质化,课程目标不明确,较少立足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脱离了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从而在大四实习阶段,很少有学生愿意到校企联合单位进行实习,这种“断崖式”合作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就业观念,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进入到不匹配的尴尬境地。
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视野狭窄,观念陈旧。据统计,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破纪录的1076万人。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29%的毕业生在毕业季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36%的毕业生对“慢就业”持肯定态度。传媒专业的不少学生执着于公务员、事业编等相对稳定的各类招考,不愿进入企业工作,不愿到基层锻炼;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我认知不足,对社会就业环境没有清晰了解,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不敢闯、不愿拼的退缩心理,是造成就业难创业难的主要因素。
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愈加迫切。地方高校作为这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角色,要探索带有地方特色的融合路径,调动多方因素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川传媒学院曾提出“教育深度融合、学科交叉融合、行业跨界融合”三融合教育特色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优化整合资源,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践相结合,以培养传媒高复合人才为目标,努力为社会组织输送高等教育人才。
发挥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信息融合中的桥梁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地市级和县级媒体对从业人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要求,是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综合运用知识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有开拓创业精神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地方院校应调动多方资源进行合作,把地理位置、媒体资源转化成优势,主动邀请学界、业界人士赴地方交流学习,打破地区隔阂与院校信息壁垒,积极融入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等,在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专多能传媒人才保障方面达成共识。同时,与地方融媒体中心、地方性传媒文化企业等单位保持紧密联系,积极进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院的桥梁作用。
校企协同合作打造优质“课程包”。地方高校需与地方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采取深度合作模式,不再是大四实习直接输送模式,而是在大二、大三期间,由教师作为“桥梁”通过真实项目导入课程教学中,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导入”式的教学中,地方企业可根据自身项目需求,因地制宜在“课程包”中发布相对应的项目要求,地方学院根据项目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设置课程,并形成优质“课程包”。在本科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开展针对性专业讲座,潜移默化融入发展全媒型人才意识,对行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配备创业就业咨询导师,让新生针对自身发展方向形成职业规划。在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结合优质“课程包”进行实训中心锻炼,实训实践做到全覆盖,从中选拔具有较强创业意识的学生,依托实训中心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同时配置“一对一”导师进行指导,为后面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在大四年级,学院组织教师成立创业就业小组,设置创业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服务,为学生顺利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蜕变,实现学院“全参与”式的培养路径模式,为社会提供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
通过以上策略提出,希望能改变目前传媒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局面,提高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从而为传媒专业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比如对于校企协同打造优质“课程包”具体路径没有深入探索,给地方院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留下来研究空间。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本文系2023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与实践》(JGZC232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