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华通讯员杨琳琳)10月31日傍晚,走进新蔡县栎城乡张庙村新艳飞织带有限公司的香包生产车间,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工作着,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作响声,丝线穿梭,小巧精致的香包从手中逐一诞生。
“我是隔壁村的,经人介绍到厂里3个月了,平时有空就来干一会儿,忙时拿回家做。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女工董文洁笑盈盈地说。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照顾家庭和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张庙村挖掘“庭院经济”潜力,与新蔡县新艳飞织带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门槛适中、就业方式更为灵活的香包制作产业。
村“两委”班子在省社保中心驻村第一书记殷松的带领下多次外出取经,一边积极搭建平台,组织群众参与手工艺培训,确保群众技能过硬、制作产品过硬、村委品牌过硬,一边积极开拓市场,与各大企业、商超甚至国外市场建立稳定供货联系,满足日常流通和特需定制。
目前,张庙村香包制作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和黄金名片,订单供不应求,月销量超500万件,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已带动当地5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明年我准备拿出俺家一半承包地种紫苏!”住张庙村委会对门的62岁的徐翠英和村党支部书记魏艳琼畅谈自己的规划时满脸兴奋。
“我看支书发种子呢,就要了一点。一开始就是种着玩,觉着好看,谁能想到就这房前屋后不到二分地,竟卖了1000多块钱!”徐翠英对小小紫苏爱不释手。
“紫苏是一种药食两用作物,花穗呈紫红色,叶片青绿,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可以说既好看又好养。”魏艳琼说,目前,该村已经盘活近200亩小庭院、光伏发电站及边角地种植紫苏,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为了把村里中草药种植这项庭院经济做成大产业,殷松协调涉农统筹整合资金49.8万元为张庙村建设了一座800平方米法人中药材储存加工车间,产权归村委所有,租金用于村集体。
“我自己的200多亩中药材已经晒干,还有群众的一部分,需要装160车,今天夜里基本不用睡了,得忙活一夜。”一直忙个不停的中药材储存加工车间承租人赵玉龙说,“我除了自己种中药材,还给村民供种,跟他们签订回收合同。目前我们村共种植紫苏、白花蛇舌草等四五种中药材,亩均收入500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