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莹
冬天的果园略显萧条,苹果摘完了,施肥正在进行,紧接着冬剪……12月8日,在洛宁县上戈镇云泽果园,大型开沟机突突突地作业,开沟培土,平整果园……腐熟的有机肥精准地补给果树根部。“有机肥滋养着苹果树,来年一定有个好收成。”果园负责人雷怡说。
远处,秦岭的支脉崤山起起伏伏,延绵不断,山山岭岭沟沟壑壑,是一片片落了叶的苹果树,在晴天朗日下构成一幅豫西果园冬景图。
雷怡是上戈镇小沟村人。2014年,为响应家乡返乡创业的号召,从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不久的她,毅然流转180亩山地,在崤山南麓建起了果园。
“崤山南麓,海拔高,是白云润泽之地,所以果园起名叫云泽果园。”雷怡说。
云泽果园所在的南丈村海拔700多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空气清新,风景秀美。
“果园主要种植的是乔化晚熟红富士及华硕、华瑞等早熟苹果品种,种苹果10年,总投入200多万元。”讲起果园,瘦瘦弱弱,戴着黑框眼镜,说话干脆利落的雷怡几分忧,几分喜。
忧的是,种苹果10年,效益一般化。“果园前五六年基本是净投,200多万元总投入算是少的了;果园面积大,乔化树挂果晚,管理不到位,产量跟不上,优质果不多;投资大,人工贵,市场不稳,风险大!”雷怡说。
雷怡坦言,最大的困难是缺人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忙时候请不来人。”云泽果园长期聘请两个人管理园子,农忙时候再临时请工人帮忙干活。“每年最少需用工约200人次,仅支付人工费约18万元,最低日工资80元,最高180元,找人帮忙很难。”
为节省人工,雷怡改进果园种植管理方式,采用先进机械设备和省时省力果园管理技术,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果园里铺设了打药施肥管,能减少打药施肥用工量;进行树形改造,往单层树形方向发展,便于机器操作,同时提高苹果品质。“我们购置了挖沟机和遥控割草机,挖沟机改造地形后,方便后期割草机进地干活。这是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前奏!”雷怡说。
喜的是,今年云泽果园的综合收益达20余万元。
苹果大量上市的10月,云泽果园满目葱茏,阳光下山沟山岭红苹果挂满了枝,硕果累累,非常喜人,一波一波来自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走的时候带走大袋小袋刚刚采摘的山苹果。
果园对面是连宝河景区,开车也就五分钟的车程。“我们时不时接待来自洛阳等地的游客,来采摘的游客不少,一部分是老客户,一部分是单位组织的,大部分是景区过来的。”雷怡说。
近些年,政府重视特色果业发展,鼓励扶持返乡创业,云泽果园有特色产业种植补贴,还发放有机肥、套袋等物资。云泽果园开始见效益了:今年,苹果总产量八九万斤,加上采摘游收入,综合收益20余万元。
“乔化苹果树寿命达60年,随着果树长壮长旺,加上创新的种植管理,产量和品质会不断提升;明年采摘季结合果园搞个农家乐,增加露营烧烤等项目,打造集采摘、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经营新模式,使果园走上良性发展快车道。”雷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