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数字赋能、村村联合、资源盘活、资产租赁……创新发展出多种模式助力农村集体经济“破壳”生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为助力各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记者奔赴全省几个典型乡村进行调研采访,挖掘记录值得学习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展现分享值得借鉴的共同富裕新路径。本报自今日起,推出《蹲点调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探索》专栏,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美丽的西裴村
□本报记者王侠通讯员牛永周文/图
“哗啦啦!”手机消息铃声提醒银行卡到账0.5元。
1月20日,在安阳县“西裴小镇”猪猪乐园门口的餐饮区,游客扫码结账后一瓶饮料刚拿到手里,入股餐饮区集体项目的西裴村村民刘瑞云的分红就到账啦!
“只要入股项目有进账,俺马上就会收到分红信息。”刘瑞云说,“俺入股了手工研学坊、餐厅冷饮两个项目,打开手机上的数字化分红系统,立马就能查看自己的每一笔分红,旺季每月能分红2000元左右。”
在西裴村党群服务中心,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上实时滚动更新显示着村集体分红记录、股东分红记录,西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海军指着屏幕中间的黄色数字说:“这是从2023年5月到现在全村的消费总金额1060675元,消费总订单17750个。”
“传统的入股分红到年底才算账,而且透明度不够,关于收入金额、收益分配比例,村民也都存在疑问,现在有了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每一笔订单和收入都能通过手机查看,方便快捷,顺应了村民期盼。”贾海军说。
近年来,西裴村通过摸清“家底子”,组织好班子,探寻共富路子,把好监督“尺子”,鼓起村集体“钱袋子”,因地制宜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三变”改革中,开发上线了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实现公开透明、实时分红,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快速路”。
新官理旧账摸清“家底子”
作为白璧镇最小的村庄,西裴村有多小?站在村东头可以一眼望到村西头。过去是大伙儿眼中的“小、乱、穷”贫困村。
西裴村有啥家底?全村160户610人、850亩耕地,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因修路和建村委会,2010年,全村负债几十万元。
村委会门上常年锁着各个讨债人锁的五把锁,出村仅有的三条路也被讨债人堆的“垃圾山”堵住了。
“回家吧,如果再没有人管这个村,咱村就真毁了。”
贾海军回忆道,当时在外经商的他每次回村,看着村委会紧锁的大门,听着乡亲们的声声呼唤,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村当支书。
“因为进不去门,我们是在村委会对面的一个农家小院选举的村支书。”贾海军清楚地记得,2011年10月他被选举为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各个债权人打电话承诺还款,让他们“解锁”。
“首先做到新官理旧账,为今后村庄发展扫清障碍。”贾海军说,“我垫付了部分债务,又将所有债权人一一找来,审核、清理欠条,光压缩虚假债务就为村里挽回损失近20万元。”
“打开了五把锁,疏通了三条路,更要解开群众心中之锁,打通百姓共同致富之路。”贾海军感觉肩上的担子千斤重。
一心为民组织好班子
“村干部是村集体利益的代表,想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干部必须有一颗公心,有奉献精神。”为培育村庄发展的主心骨,贾海军逐个找村干部谈话。
贾海军说:“我们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7名成员平均年龄35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组建起年轻化、知识化,具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真心为老百姓做实事的新班子。”
“说干就干!”贾海军说,“2011年、2012年,我们主要梳理并解决之前村里遗留问题,包括外债;2013年、2014年,主要解决当时老百姓最关心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问题。”
2015年西裴村修建农田道路4000多米,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实现整村脱贫。
聘请团队探寻共富路子
2019年西裴村被评定为首批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今后乡村发展如何定位?如何盘活村里的一草一木,将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2019年6月,西裴村邀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对村庄进行整村规划设计。设计团队挖掘西裴村东临G341线,西有仰韶文化遗址,南有茶店河的优势,将乡村规划为“一河五区六道街”,打造集民宿餐饮、农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西裴小镇”特色乡村。2019年7月,西裴村成立了河南西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裴旅游公司)。
茶店河如一条玉带般从村庄中间环腰而过,河南岸是高标准农田、特色蔬菜大棚;河北岸是村民居住区,发展乡村游、研学等,仰韶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古色古香……“高颜值”带来“高收益”,打造后的西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但不久,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遇到了瓶颈,一些问题开始显现。”贾海军说,“存在村干部干、村民看,村民参与村庄运营的积极性不高,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增长不快等问题。”
2021年,西裴村又请来北京初心农道公司协助村庄进行专业运营管理。为提高村民参与度,增加村集体收入,运营团队和西裴村党支部探索出一条“村集体+专业运营团队+运营项目+农户+分红”的“三变”改革模式。
北京初心农道公司经理路国庆说:“运营团队和村集体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充分盘活村内的每一处资源和资产,发展运营项目。”
“将全村850亩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到了村集体,建设了175个蔬菜大棚;将紧邻茶店河北岸的一户村民的废旧猪场收归集体,改造成了码头美食广场和儿童游乐场;将村庄东侧的绿化林改造成了猪猪乐园,把村里的采摘园建成了农耕文化研学基地……”贾海军
说。
“只花一点钱,农民做老板,村民成为分红的大股东。西裴村以‘共建共享共富’为目标,发展了美食广场、研学基地等大小项目18个,鼓励村民按项目投资入股,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每股金额从1000元至4500元不等,满足了村民不同需求。”贾海军说。
“2022年6月,针对村民关心的入股收益分配公开透明问题,西裴村和运营团队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数字乡村运营软件,上线了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贾海军说,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实现了融资入股、项目营收和效益分红一网通,平台可以实时展示村内各个项目交易经营情况。
“大数据平台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股权分配比例,后台的分账系统会把每一笔收入,即时分到各股东账户上。”路国庆说,“每个项目一般由村集体、村民和承包人三部分股东组成,不同项目确定不同股权比例。比如溢香酥煎饼项目:村旅游公司占比8%、村民优先股占比15%、溢香酥煎饼承包方占比77%。顾客一扫码、付费,后台立刻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把收益打到了村集体、村民和承包方各自的账户上。”
贾海军说:“西裴旅游公司采用‘1+N’模式,设立研学工坊部、儿童游乐部等N个部门,每个部门独立核算,村民分别入股,根据入股股东会约定的比例,分红收入即时到账。项目所有收入通过二维码扫码进入西裴旅游公司账户,入股农民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项目每天的收入,实现了实时分红、随时提现。”
账清目明把好监督“尺子”
西裴村村民刘大嫂的儿子在县城打工。去年8月,她儿子入股了村里的研学工坊项目,在外地也可以从手机上随时查看每一笔分红。
“我在研学工坊打工月收入2000元,每月儿子转来的分红收益也有500多元。”1月20日,刘大嫂说,“儿子走时叮嘱俺,咱当股东了,更要加油干,俺现在打扫卫生、监督管理,忙个不停也不嫌累。”
“西裴村阳光村务平台、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投入使用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村里在外务工、定居群众实时监督村务。”西裴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主任贾向峰说,西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严格把关,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针对猪猪乐园、餐饮等项目,先后召开监事会工作会议6次,监督检查项目实施3个,涉及资金60余万元,全部账目清清楚楚,守住了村集体“钱袋子”。
数字赋能鼓起全村“钱袋子”
“农民当老师,乡村即课堂”。1月20日,“西裴小镇”安阳甲骨文书屋里,咖啡伴着书香;陶艺坊里,白璧镇大寒小学学生在制作陶泥作品;食育坊里,中学生在学包饺子;采摘园里,吕村镇星星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在田埂上,撒下一路欢歌。
“孩子们在乡村研学游中用耳聆听、用心体验、用手触摸,亲身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刘瑞云说,“一般是30个学生组团参加手工研学坊,一个孩子的费用是15元,制作的成品都可以带走。”
截至目前,“西裴小镇”已接待研学团队40余批次、3000余人次,旅游人数突破10万人次。西裴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村内共发起项目18个,入股村民达107人,入股资金230万元,相当于西裴村有66%的农户入了股,分享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乡村振兴有了源头活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模式,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西裴村本着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初心,请来一个又一个专业团队策划运营,一步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线了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安阳西裴模式。
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公开透明,彻底解决了传统村庄财务与经营的模糊性问题,化解了村民的疑虑,村民由村庄建设的观望者变成了主力军,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泛好评。
安阳县委书记、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邢振东说,以产业为骨,以数字化为魂,西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大踏步前进,从2020年的10万元,到2021年的48万元、2022年的70万元,2023年突破100万元,实现“四连跳”。
2022年8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西裴村调研指导,在党群服务中心,楼阳生通过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了解了村集体经济项目投入、收益分配等,并给予高度评价:“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