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燕实习生陈炫羽通讯员马学贤)2月5日,柘城县洪恩乡马庄村农家小院,村民们聚在一起,正热热闹闹地排练唢呐办“村晚”。
春节临近,马庄这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唢呐村”,吹响了专属他们的新春序曲。
今年49岁的马春风是商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唢呐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马庄村这个仅200多人的自然村,因家家都会吹唢呐而远近闻名。马春风回忆,自己八九岁就在节假日跟随父辈们演出,最早从打梆子学起,到了10岁就能熟练吹奏唢呐。“夫妻搭班,父子同台,生意忙时,最多有八九十个演奏队在外演出。”马春风说。
许多年来,马庄人用唢呐吹鼓了腰包,也吹得全村人精神昂扬。然而,时过境迁,唢呐演奏市场越来越不景气。“村里不少唢呐匠纷纷转行,外出务工,村子也逐渐冷清。”马庄村民间唢呐艺人李心明说。
从小就泡在唢呐班的马春风开始考虑用新的方式重新吹响唢呐。2022年,马春风注册了“唢呐村的事”网络账号。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成了他和村民们表演的舞台。现在,“唢呐村的事”粉丝增长到了近50万,每场直播在线人数3万多人,全国各地的演奏邀约纷至沓来。
腰包吹鼓了,趁着年轻人都回来,办一场唢呐“村晚”怎么样?马春风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120多名村民纷纷报名,加紧排练,准备在“村晚”上一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