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 农村创新创业发展研究教育家精神融入 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3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09

教育家精神融入 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超卓李萌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爱国、爱学生、爱教育的大爱精神,也是新时代教师群体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行动指引,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指出要在求真、求学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积极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加强思政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等,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基于此,探索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明确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

明确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蕴含大爱思想、家国情怀和创新意识的精神,其认为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发挥教育智慧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读懂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更好地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多渠道收集与教育家精神相关的历史资料、教学理念、实践案例等,增强教师对教育家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研讨等,讲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帮助教师明确教育家精神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的价值,从而促进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推动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丰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丰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举措。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要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加以呈现。传统思政教育多依据教科书,存在教育内容更新滞后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能够切实推进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一方面,教师应开展跨学科教学,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丰富课程内容,让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深、更广。另一方面,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视频讲座、新闻报道和时事案例等,丰富课程内容,并自主开发与教育家精神相关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深刻体会思政教育中蕴含的教育家精神,深入探讨教育家精神的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现实需要。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传统思政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与教育家精神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矛盾。可见,要实现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必然要改革思政教育模式,促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以活动育人。在实践中,教师作为教育家精神的承载体,通过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等积极传递教育家精神,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实验项目,以“教育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相关议题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的教育家精神,强化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地感受教育家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一方面能够通过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推教师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以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为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涵养职业操守,增进职业素养,强化职业技能,厚植职业情怀,以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己任,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人才。

(作者王超卓系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作者李萌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