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云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三十二字凝练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追求和复兴中华、为国为民的现实追求。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精神活力,激励着全体人民坚定不移地追随党、拥护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发挥巨大的精神能量,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是优化思政教育体系的必要环节,对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以及对提升教师思想水平和教学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生成长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明确育人的前提是立德,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将我们党奋斗前行的精神指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其一,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理解党史的精神价值;认识党为民族求和平、求自主的坚定追求和不懈努力;学习党为国家求提升、求发展的英明果决和稳健踏实;坚信党为人民求富裕、求幸福的信念笃定和矢志不渝。其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我们党引领国家发展的正确性与优越性,让真理感染、温暖学生的内心,提升其志气、稳固其底气、提振其信心,使其明辨方向、勇于追求理想信念。其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的中坚力量。
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课程内容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也可以统领思政精神、丰富思政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我们党始终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顽强斗争、不懈努力,擘画增进人民福祉的美好蓝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我们党始终勇于面对艰难险阻,在抵御外敌、为国拼搏和寻求发展、克服困难中,都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紧密联系、休戚与共。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握思想框架,以具体课程的要求为基础、内容为载体,结合历史发展实际,在历史情况、发展改革、战略实践中找到融入要点,突出对应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表现引领者与实践者上下同心、一心为民的奋斗理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兴国智慧,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在课程开发中,积极探讨、集思广益,结合高校特色提出可行方案,挖掘伟大建党精神中适合各专业学生蓬勃发展的思想精神,通过艺术、辩论、演绎、实践等多种形式展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夯实业务基础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完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不仅要明确课程内容,还要对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教育者应首先受教育,教师在授课前应积极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夯实业务基础,并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寻找可融入要点,保证教学过程清晰、内容准确。教师要丰富授课形式,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可以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比赛激励教师进步、提升教学水平;摒弃传统灌输式授课方式,避免课堂乏味无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认同所学的思想理念,恪尽职守,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言行合一,以身作则,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榜样;严格要求自我,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不出现与自身职业相悖的言行举止。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丰富学生的思政理论与思政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政精神;以高尚的职业操守为遵循,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从而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营造浓厚氛围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其中,营造浓厚的思政学习氛围。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引导学生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在操场或影厅播放红色电影,让学生体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举办专题文艺会演,丰富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表现形式;组织参观烈士陵园等,使学生对革命先辈更加尊重与敬佩;开设相关的宣传网页,拓宽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渠道。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氛围,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增强其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浸润与感染,体会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磨炼自己不畏险阻、勇敢拼搏的精神,树立求真求实、改革创新的作风;引导学生坚守初心、明确方向,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牢记使命、展望未来,更好实现人生价值;鼓励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提升理性思考能力,为国家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