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李君华焦萌姬冠鹏
时下,小麦正值灌浆期,在叶县仙台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望无际的麦田舒展在广袤的天地间,生机无限,丰收在望。
5月8日上午9时,随着数十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叶县10万亩优质小麦喷施富硒叶面肥集中作业再次铺开。
为全力打造绿色富硒标准化种植小麦第一县,今年,叶县拿出8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分三轮对县域内仙台镇、龙泉镇、叶邑镇、田庄乡、任店镇等5个乡镇的10万亩小麦集中喷施富硒叶面肥。
“这是第二轮喷施作业,每架植保无人机每天可喷施面积五六百亩,今天即可完成第二轮喷施作业。”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春峰介绍,每轮喷施作业平均间隔一周左右,很快就能结束全部喷施工作。
好田种出“绿色”粮
叶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20万亩,粮食产量占平顶山市的三分之一以上。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近年来,该县坚持强基础和打造绿色基地同步进行,持续做好“农业+”大文章。
按照“集中连片、综合配套、设施齐全、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原则,叶县大刀阔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率达90%以上。同时,该县提高标准、自加压力,按照亩均投入4000元以上的标准,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万亩,安装气象服务站、配备水肥一体机、建成物联网控制中心……
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作业效率,也有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叶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当地高标准农田内的玉米、花生、大豆亩产分别在1200斤、800斤、400斤以上,玉米比普通田地亩均增产400斤以上,花生、大豆亩均增产100斤以上。
此外,根据《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该县持续改良土壤,68万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成功创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一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标志着叶县在加快农业绿色转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
“好田种好粮,好粮生产好产品。在夯实农业根基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度、延长厚度,助推普通小麦到绿色小麦,再到绿色功能小麦的华丽转变。”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进庚介绍,叶县结合境内沙河、漂麦河等流域土壤含硒优势,提出了种植绿色富硒小麦、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的思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三级跳”。
6000亩土地尝试种植硒麦
魏进庚说,多年前,位于该县任店镇高营村的叶县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开始了富硒小麦的大面积种植尝试,并成功达到了我国富硒小麦的标准。
“硒含量0.34。”回忆起拿到检测报告的时刻,叶县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跃峰依然记忆犹新。
2018年秋季,叶跃峰流转6000亩土地试种富硒小麦,并在县财政的扶持下,以合作社名义购买了24台飞防无人机,在专家指导下,分别在小麦拔节、抽穗和灌浆前期,对小麦叶片喷洒了3次含硒元素的喷施宝,通过叶片吸收,提高有机硒的含量。
在合作社的精心管理和呵护下,6000亩小麦籽粒饱满,不仅亩产达1000斤以上,而且成功达到富硒小麦标准。“喷施富硒叶面肥后,小麦产量提高了10%左右,还成了富硒小麦,每斤比普通小麦多卖5分到1毛钱。”叶跃峰说。
当时,长期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农业专家王祥林,对叶跃峰也给予充分肯定:“一次成功推广6000亩的富硒小麦,在全国也不多见,而且硒含量也很理想。”获悉上述报告后,他建议加大推广力度,在提高农民土地收入的同时,也为发展功能食品、提高人口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从普通小麦到绿色小麦,再到绿色功能小麦的转变背后,不仅折射出群众从“吃饱饭”到“吃好饭”再到“吃健康”的需求转变,也体现了叶县落实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坚定决心和具体实践。
富硒麦粉孕育富硒羊肚菌粉
叶跃峰的富硒小麦试种成功后,2022年,叶县龚店镇几个村的富硒小麦也达标丰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3~5毛钱的价格被本地一家企业全部“消化”,这也坚定了叶县发展富硒小麦的底气。
为此,该县结合试种经验,专门成立了发展富硒小麦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发展意见,制定了标准化生产规程。经过市场调查后,决定借助国内农科院研制的叶面硒肥,进一步确保小麦硒含量达标。
富硒小麦的良好产业基础,也为当地孕育出农业发展的新商机。
叶县龚店镇十里铺村村民赵国瑞在外从事房地产开发多年,2022年,当他得知龚店镇种植有上千亩富硒小麦时,就下定决心返乡创业。
随即,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他于当年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河南虹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马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富硒羊肚菌粉标准化生产车间,把羊肚菌试验性地“种”进了工厂里。
“富硒小麦是富硒羊肚菌粉培育基的主要原料,我们公司一期项目自去年8月开始正式投产,到年底销售额就达到500万元。”在富硒羊肚菌丝和富硒羊肚菌粉生产车间内,赵国瑞边走边介绍。
在车间里,清洗干净的富硒小麦经过蒸煮磨粉后,送入无菌操作间。工人们将羊肚菌菌种小心翼翼地植入富硒小麦粉里,之后送入恒温恒湿的车间内培育。
赵国瑞介绍,这些菌种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便会长满羊肚菌丝,随后工人把羊肚菌丝采摘,再经过消杀灭菌、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磨制成细粉,即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
“富硒小麦作为培养基,不仅不会造成粮食浪费,而且生产出的羊肚菌粉营养价值更高。”赵国瑞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产品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多糖等20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硒含量每公斤在500微克以上,其中高硒产品可达1500微克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富硒产品。
“我们拥有容器内培育羊肚菌丝的国家专利,而且是工厂化作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不受季节的影响,可以实现‘天天种、天天采’。”赵国瑞说,就在前几天,一名上海客商来公司考察后,当即与他们签订了订单合同并先支付了100万元定金,在上海进行富硒羊肚菌粉的推广销售。
“公司现在产能有限,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二期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赵国瑞说,待二期工程扩建完工后,公司的年销售额将翻上几番,不仅能够消耗大量上游市场的富硒小麦,也将大幅度提高小麦种植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本地企业消耗本地硒麦资源
本地企业消耗本地资源,不仅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也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可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对富硒小麦的“吞吐量”毕竟有限,如何进一步拓宽富硒小麦的“出路”,成为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叶县乘胜出击,决定建设产业园项目,带动富硒产业实现集群发展。2022年,投资4.3亿元的叶县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在该县马庄回族乡境内开工,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年初成功投产。
透过产业园内河南创大面业公司的玻璃观光廊道,只见一袋袋富硒面粉经过多道工序,蜕变成一根根富硒挂面,然后再经打包、整装,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以生产优质挂面为主,但也加工刀削面、热干面、面叶等多种富硒面制品。”该公司董事长赵胜利介绍,公司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8万吨,是平顶山地区规模最大的挂面生产企业。
赵胜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一斤富硒小麦1.4元(高于普通小麦2~3毛钱),加工成面粉5元,而挂面每斤可卖到10元。
目前,除了河南创大面业公司外,豫皓面粉等多家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入驻产业园区。待产业园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日处理小麦500吨,年产儿童营养面及冲泡面1万吨、挂面5万吨。
“每10分钟到15分钟就有1.2吨面粉被消耗,这就对优质富硒小麦有一个庞大的需求量,所以,保障富硒小麦的供给变得尤其重要。”赵胜利感慨道。
打通“出口”保障硒麦稳定供给
既要打通富硒小麦的“出口”,更要保障富硒小麦的稳定供给,这样才能消除企业的粮源担忧。
河南天硕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土地托管、订单农业、农资套餐及农产品销售等业务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公司。而公司负责人张银垒是个90后新农人,别看年纪不大,却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他与30余人的团队在当地流转、托管土地达7万亩。
张银垒介绍,一方面,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另一方面,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无人机作业、专业化农机设备等,种地不再是费时费力的苦差事,这也是他在叶县流转、托管这么多土地的底气。
在张银垒种的这7万亩土地中,富硒小麦就有2万亩。
“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省富硒农产品协会的技术指导下,我们除了自己种的富硒小麦外,还承担着富硒小麦基地支撑的功能,为富硒小麦产业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小麦供应。”张银垒介绍,为了提升富硒小麦产业园的抗风险能力,去年10月份,公司又联合河南建设投资集团、叶县城建投资集团共同注资1000万元,在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内成立了叶县大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叶县大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粮食贸易,食品生产与销售,农资农机展示与销售,牲畜饲养及销售,植保服务、农业科技研发等六大范围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生产链的合资公司。作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耕种服务主体,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土地集约整合”及“生产技术规划、生产资料供应、耕种作业管理、粮食收储和金融保险”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叶县大田农业服务说白了,更多的就是为富硒小麦产业园提供专收专贮服务,这能有效地避免上游端产品链的断裂,这也是县委、县政府敢于提出打造绿色富硒标准化种植小麦第一县的最大底气。”张银垒说。
“普通小麦加工成面粉,再做成高端面制品,价格就翻了10倍,更何况是咱们的优质富硒小麦,价值会被无限放大。”看到创大面业、天硕集团的成功案例后,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在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到,叶县一定要在“种好田”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粮源稳定、产业助推、园区集聚,在徐延杰看来,随着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项目的持续推进,叶县粮食深加工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实现产业链从农户、村集体经济、粮食仓储贸易、面粉初加工和高端面制品深加工等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叶县粮食产业也将彻底迈入新高度、新阶段,“叶公故里‘硒’麦之乡”的预想正在一步步升温变现。
点评
种下富硒麦收获新希望
□李相瑞
如何让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叶县瞄准“地、技、利、义”四个字,在富硒小麦上大做文章,点“硒”成金,一子落满盘活,绿色高效农业渐成气候,收获希望满满。
好田种好粮,好粮生产好产品。叶县种下的不仅仅是富硒小麦,更是种下了现代绿色高效农业的全产业链条。从普通小麦到绿色富硒小麦,再到功能型农业,实现“三级跳”;从“吃饱饭”到“吃好饭”,再到“吃健康”,取得新突破;从单个农户到集体合作,再到仓储、贸易、加工产业融合发展,迈上新高度。打造绿色富硒标准化种植小麦第一县,叶县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明显,值得各地借鉴。
难能可贵的是,富硒小麦带来了乡村产业兴旺,带来了乡村人才回归,激活了叶县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粮源稳定、产业助推、园区集聚,“叶公故里‘硒’麦之乡”为产粮大县叶县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