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属于农产品。那么,中药材是从什么时间变成了中药,从而具有药品属性的呢?
毋庸置疑,作为中药材生产的重要环节,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由农产品属性转变为中药属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其质量优劣的关键。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历史和发展
新鲜药材采收后,面临着变质尤其是霉变的风险,除了鲜地黄、生姜、鲜茅根等少数可以采收后直接使用的种类外,其他大部分药材都需要干燥贮藏。除杂与干燥是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重要环节。《神农本草经》中指出:“药有……有毒无毒,阴干,暴干,……”指的就是药材的产地加工。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收载药物183种,其中73种都涉及产地加工,如去污、去芦、去节、去毛、去皮、去皮尖、去核、去翅足、去足等加工方法。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产地加工方法均极为重视,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产地加工经验。
药材加工,指药材药用部位收获至形成商品前进行的干燥、除杂等处理过程,是影响药材质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中药材品种繁多,且存在区域文化差异,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拣选、清洗、切片、蒸、煮、烫、硫熏、撞、揉搓、剥皮、发汗和干燥等,一般可分为四大步骤:①清洗、挑选、去皮及清除非药用部分;②修整、切片加工为合格药材;③蒸、煮、烫、浸漂、发汗等特殊处理措施;④干燥、分级、包装形成商品。
中药材产地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0%的常用药材需要进行产地加工。随着初加工中药材产品附加值的显著提高,相关企业以及种植户也开始逐渐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省中药材产地加工业的发展。当前,我省道地药材产区产地加工体系已具雏形,丹参、地黄、连翘、艾叶、山药、金银花等20余种道地药材已具备较完善的加工设施、设备等,能基本实现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加工,正在向着中药材全产业链方向发展。随着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进,近年来我省中药材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但各地种药材、卖药材的形式较多,导致生产利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当前,我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条件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工设施、设备落后,多数以烘干设备为主,清洗、分级和贮藏等一体化初加工设施设备不配套。二是加工技术传统,缺乏先进的、标准的加工技术。三是产地加工标准化程度低,难以保障加工后的药材质量。四是大型加工设备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慢,推广受阻。五是各药材产地加工发展不均衡,在中药材重点产区加工设备相对完善,而非重点产区加工显著滞后,存在大企业加工设备闲置率高和小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现象。
中药材产地加工发展建议
一是支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中药材初加工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扶持一批中药材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生产基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代化清洗、烘干、分拣、分级等初加工。同时,在主产县重点扶持一批初加工企业(合作社),拓宽农业补贴范围,将中药材清洗、分级、切片、冷藏特别是小型烘干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二是制定产地加工质量标准。针对我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工艺不统一、技术不规范、科学性差等问题,加强对不同种类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以传统的加工方法为基础,以GAP基地为龙头,会同科研部门,完善产地加工质量标准,制定符合现代标准化的产地加工方法以及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规范,指导广大中药材种植户进行合理有效的产地加工,保证药材质量。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和行政监管。我省目前从事药材产地加工的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事药材种植的产地农民,既缺乏中药材初加工方面的基础知识,也不懂中药材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因此,要做好对产地初加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通过举办专项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育掌握中药材初加工技术的高素质农民。此外,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对中药材初加工的行政监管,既保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也规范其合法有序经营。
四是加工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针对我省当前中药材初加工设施、设备落后,一体化初加工设施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可以联合科研单位,设立科技专项,重点推广净制、切制、干燥、分选、包装、贮藏技术装备,研发蒸煮、杀青、发酵、发汗等技术装备;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能源,降低加工成本,加强中药材加工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针对各重点单品,针对性改善贮藏、烘干、分级等设施设备,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促进药材产地初加工的集聚化发展和规范化发展,实现中药材加工的生产程控化、检测自动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等。此外,可以结合各地初加工设施设备资源及特性,加强中药材初加工设施设备与其他产业加工设施设备的共用研究,促进加工设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闲置。
五是推进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虽然处在中药行业的不同阶段,但二者是中药生产中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对有些药材来说,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因此,推进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可以省去厂房、设备、加工环节的消耗,减少中间环节,更好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还有利于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更符合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我省道地药材特色,可针对地黄、丹参、山药等道地大宗药材,重点推进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优化中药材产业结构,提高河南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练从龙陈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