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的四大着力点基于安全投入的内河航运安全指数优化探究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创新发展叶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 差序政府信任格局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 有机融合的价值与实践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8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 差序政府信任格局

--评《苏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宏山

《史记》曾言:“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而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平稳运作,而且也会影响基层民众的公共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与基层人民群众现实诉求的有机交会,意味着有必要持续深化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以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持续优化,来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进而为基层政府风险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夯实基础。

由张彦华等撰写的《苏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一书对徐州市贾汪区、盐城市盐都区等苏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展开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要素及其运作机理,并试图丰富、完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基层政府善治之道。通览全书,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以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差序政府信任格局有机结合

信任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系统赖以运作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把握苏北地区社情民意,该书以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切入到苏北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内容之中,认为信任会普遍嵌入到社会生活系统之中,并通过社会资本等途径将各利益主体有机联系起来,故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当代政治生活系统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方存在的“央强地弱、层级递减”的差序政治信任格局,使得部分地方基层政府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处于尴尬位置,并会通过当代政治信任系统来影响基层政府的运作水平。

同时,该书认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虽然能够反映该基层政府机构的绩效水平,但新时期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却可能会因时势变化而面临新挑战,进而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基层政府的评价与信任水平。为了挖掘该领域存在的真问题,该书首先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对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慧社会的基层社会形态变化进行系统审视,对“圈子文化”差序格局与差序政府信任格局之间的微妙联系进行思考,进而部分呈现了对该场域内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单一、公共服务供给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等问题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该书从“条块分割”政体下的压力型体制与行政绩效考核视角出发,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隐患进行了考察;同时,从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情感嵌入要素出发,从“硬执行”与“软执行”等双重视角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负外部性进行了梳理。上述各种探索,有助于考察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中的“噪声”,也有利于探明基层政府权力运作合法性、正当性建构中面临的新型挑战。

二、透过大量第一手资料看本质,从治理生态、治理体系、治理情感等多重维度来推理追问,探索相关要素运作的深层机制

为了探索契合苏北地区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策略,该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徐州市贾汪区政府购买法律服务问题、盐城市盐都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等鲜活的案例进行了系统挖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进行了细描,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视角,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之间的深层、系统、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梳理,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数据等客观资料,在部分程度上保障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

同时,为了对场域中的新型风险诱因进行分析,该书不仅试图从公共选择理论来进行切入,对新型风险场景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进行分析,认为基层政府人员的行为异化、基层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制度规范的调试效能等要素,均会对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构成影响。

三、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适配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策略

基层政府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键联系所在,同时也是多元问题产生和各种挑战形成的交会之所,故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对于社会整体事务的运作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同时,社会持续发展带来的社会场景的新变化也会带来新型治理场景,而包括苏北地区在内的诸多基层政府也应把握住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关键问题,以务实的态度来选择契合当代社会生态的公共服务供给策略,进而从治理生态、治理体系、治理情感等方面的协同共振来探索本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升的善治之道。例如,应以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鲜活的基层社会需求相契合,进而建构优质治理生态;应将压力型体制与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契合本地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应兼顾“软执行”与“硬执行”并以此赋能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效能,进而以情感治理来提升契合相关公共服务供给的现代化能力,持续推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向高阶迈进。

不仅如此,随着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快速迭代更新,相关地区基层政府理应抓住新质生产力为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赋能的新机遇,以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式来提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要素与治理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主动通过结构改革等方式来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提质升级,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产品需求采取不同的供给策略,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对社会资本的哺育与驱动效果,故对于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