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夏播面积近八成古温大地新风起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直补1万完善应急预案保障渔业安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导读增产14.5% 小麦高产的底气从哪来获嘉县 公路绕村乡村兴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1

古温大地新风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崔新娟

移风易俗,关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盛夏时节,行走古温大地,新风拂面而来。一幅幅人勤村美、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的景象,洋溢着劳动之美、映衬出生态之韵、彰显着风气之善。

每一张笑脸、每一次互助,都是“文明新风”的生动诠释,都是“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温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婚俗改革塑造乡村文明风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彩礼聘金。”温县北冷乡西南冷村村民王炳万、张圆圆对这句话有深刻体会。他们是去年河南省选树的55个“新事新办好家庭”中的优秀代表。

“不请客随礼、不大摆酒席、不要房和车,没有鞭炮齐鸣污染环境、没有婚车成串影响交通,现场简约而温馨。”回想起两人的婚礼,王炳万脸上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把婚礼省下的钱用于创业干事,为乡村振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婚后,夫妻俩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生活甜蜜、共同致富,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遏制婚俗陋习,温县结合群众收入、民心民愿,制定了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引导婚嫁双方降低彩礼数额;倡导节俭婚庆、文明婚庆、特色婚庆。

“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6月7日,张羌街道南渠河村党支部书记曹小成说,“我们村的婚嫁彩礼有指导标准,就餐拒绝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这些都要纳入年终红黑榜评选标准。”

此外,讲排场、比阔气等也会造成大量浪费,挤占农业生产经营投资空间;加之一些地方人情名目多、礼金数额大,也会让群众背负沉重的“人情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淳朴和睦的邻里关系。

为此,温县各村分别组建了由村“两委”干部任负责人,党员干部、热心公益的群众代表和多才多艺的文艺骨干为成员的村民自治、“红娘”和文艺演出“三支队伍”,编制了《“三支队伍”花名册》《大龄未婚青年名册》《农村文艺演出年度计划》等,倡树婚嫁新风、深受群众欢迎。

截至目前,“三支队伍”建设已在该县262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厚养薄葬滋养乡风文明气象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近日,黄庄镇西高肇村党员崔天亮遵从父亲崔逢光生前“丧礼从简”的嘱托,摒弃响器、宴席、酒水及爆竹,以简约庄重的葬礼仪式,树立了“厚养薄葬”的孝行样板。

崔逢光生前是该村村干部。“逢光为群众服务44年了,他一辈子都在为村里忙活。在被癌症缠身的那些年,他的儿女护理尽心尽力。在病中,他就与村红白理事会沟通,表明支持火化等简化丧葬流程政策。”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段国尊说,“他的葬礼简洁不失体面,总体花费不足千元。”

在一些地方,重仪式、重酒席、重礼金的隆重“身后事”被认为是缅怀逝者的必然方式,这种大操大办的习惯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痛点”。

针对这一现象,温县通过“一村一策”立规矩的举措,将丧葬礼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制定文明办丧细则。

黄河街道滩陆庄村为将村里制定的《移风易俗倡议书》的“软号召”变成“硬约束”,在村红白理事会的组织下,运用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以及事后监督的模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成效化。

“虽然讲过课、上过门,甚至板过脸、动过气,但就有村民不买账,觉得自古红白大事就是这么办的。”滩陆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建国说,“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先从党员和村组干部做起,必须履行红白事报备,必须执行红白事简办,必须尽到亲属红白事办理监督责任。”

示范引领是有效推进农村工作的法宝。2024年,该村已有5名村组干部模范践行了《移风易俗倡议书》。

“过去,村里的白事一办就是好几天,花销大、浪费多。现在,党员干部率先带头,一切都按规矩来,丧事简办了、村民减负了,实现了一举三得的目标。”滩陆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长江说。

乡风淳正

构筑社会文明基底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移风易俗与良好家风相辅相成。

在招贤乡安乐寨村,一个家庭设立的“维翰堂家庭奋斗奖”颁奖仪式以及“家风Logo”屡屡被周边市、县群众关注,被各大主流媒体聚焦。

“‘维翰堂家庭奋斗奖’创始人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好人’杨家卿,从2017年至今已经举行7次颁奖活动了,这个家庭成员每年都有国家、省、市、县荣誉获得。”据该村干部杨成祖介绍,2021年11月28日,杨家卿家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该村如何树家风带民风促社风?

通过开展“传承良好家风,争做文明村民”“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开展“关爱老人、孝行天下”活动,实现老有所乐、幼有所育、残有所帮、弱有所扶的目标。

在良好家风、民风浸润下,该村人心思治、干群团结、大局稳定,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温县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培育和涵养文明家风、乡风不会一蹴而就、一朝功成。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温县各乡镇(街道)从群众愿接受、易实施、能见效的问题入手,研究安排针对性措施:

温泉街道以道德评议会为镜,广为传颂身边的家风故事、新人新事等,激励群众效仿先进;岳村街道巧妙将婚庆丧仪文明理念融入地方戏曲,使文明新风渗入每个家庭;武德镇以村晚、小剧、小戏系列演出为抓手宣传移风易俗,让新风正气蔚然成风……

随着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的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见贤思齐,一场场民间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一场移风易俗的改革实践在古温大地逐步展开,一种日渐深刻的文明气质在温县农村悄然生长,日益融入并影响改变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