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豪杰文/图
年少时外出打工,三年便成了最年轻的主厨,而后顺利成为行政总厨。这是王二虎奋斗的第一个“十年”。
第二个“十年”,王二虎更换“赛道”,从一台玉米收割机起步,逐渐发展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公司。返乡创业的王二虎,扎根农村、深耕农业,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新路子。
瞄准需求、把握市场、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王二虎的农业发展路,随着传统经验被精准数字代替,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清晰。
挂上三块牌
新农人不断进阶
6月4日,尉氏县机手减损大比武现场,整齐的大块儿麦田是机手们的最爱。一季的收获就看最后的收割,颗粒归仓既是种植户的期盼,更是机手的承诺。
王二虎登上收割机,调整好坐姿,检查过机器,静待启动。
“比赛开始!”一声令下,王二虎的收割机轰鸣起来,现场烟尘四起。调整割台、前进、掉头,麦田里留下整齐的麦茬,如同在田间作画。
王二虎成绩不错,对于农业机械他很拿手。十年前返乡时,靠着一台先进的玉米收割机,他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
“玉米还能用机器收?”种植户的疑问变成了王二虎和收割机的回头率。
“那时候刚回来,也不知道该干啥。”王二虎回忆说,整天往田间地头跑的他发现,当地种植户在玉米收获时,还没有合适的机械。
找准了需求,也就找到了商机。王二虎果断购买了一台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玉米收割机,开始为当地种植户服务。
王二虎的想法跟种植户的需求对接上,路子对了!
“那时候确实累,一到忙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操作机器。”王二虎说,他可以操作所有农用机械,并且练就了一套绝技:哪里链条断了,他能听出来;哪里漏油了,他能闻出来。
尝到农用机械的甜头后,王二虎开始组建农机队伍,在服务种植户的过程中,自己也办起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搞种植。
农机具不断增加、种植技术不断精进,王二虎专门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以现代化的企业参与农业生产。
王二虎的办公场所门口,分别挂着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公司三块牌子,这是他农业发展路上,最好的诠释。
“无论是农机队伍,还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其实都是比较松散的,但成立公司后就不一样了,有员工、有章程,更加正规。”王二虎说。
这也对王二虎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十几名员工如何管理?
王二虎说:“目前主要是保证员工有活儿干、有钱赚,下一步要尝试工资加绩效、分红等形式,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算好一本账
数字里藏着效益
无论是种植粮食,还是服务种植户,收益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去年秋季,玉米密植高产新技术的应用,让王二虎在当地名声大噪:玉米亩产超过800公斤,不仅创造了当地纪录,也一举夺得高产冠军。
玉米密度增加至每亩6300株,选择适合的品种、水肥跟上、病虫害防治做到位……在当地种植户备受锈病困扰的情况下,王二虎的玉米却健康生长,晚收20天左右,产量大大增加。
今年,王二虎准备把自己的高产经验传授出去,让更多种植户受益。
在王二虎眼里,高产只是提高收益的一个方面。作为流转1000多亩耕地的种植大户,成本的控制也十分关键,“节本就是增效”。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王二虎精细地计算出了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从种子播量、价格,到药剂种类、打药次数,再到收获、耕作费用,他得出每年每亩的成本在900元左右。
比较难把握的是灌溉,每年降水量不同,浇水次数有所差别,但具体到人工、电费、水量等每次灌溉的花费,王二虎倒是门清儿。
每一项,王二虎都能精准地分析出价格,这让他在种植和服务过程中不是糊涂账。
这本账,王二虎算得清楚,也考虑周全。“基本上是按照高产稳产的一套模型,来确定每一个环节的事项,正常情况下,肯定能获得高产。”
成立公司后,对于经营管理账,王二虎也不敢马虎。公司的机手,基本上能操作所有的农用机械,这让员工的工作能够持续。除了耕作自己的农田和服务周边的种植户外,王二虎的公司还远赴全国各地,开展农机服务,不断拓宽市场。从南到北,每年的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次。
种得好、效益高,王二虎在服务其他种植户时,也底气十足,甚至可以复制和推广完整的高产稳产技术。
串起一条链
打通服务全过程
6月3日,尉氏县张市镇高庄村的王建设刚收完6亩多小麦,就马上拉到王二虎的天星园农业公司。过磅、去皮、检测杂质水分,一套流程下来,卖了9200多元。王二虎用验钞机仔细验过钱,连同零钱一并交到王建设手里。
无论是仓库还是院子,都显得有点凌乱:正在扩建的仓库,外边尚未硬化完毕;院子里放置着巨大的钢铁架子,这是马上就要安装的烘干塔;财务室内,排队领钱的农民围了不少……
“没办法,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王二虎说。哪怕是在“三夏”大忙的时候,公司不断添置的“硬件”也没有耽误。
合作社的农资店里,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一应俱全;农机库里,从拖拉机、收割机到灌溉机械、植保无人机,粮食种植所需的机械设备统统不缺;正在扩建的仓库和马上安装的烘干塔,补上了最后一环……
120多台(套)农机具,让王二虎可以在粮食生产的任意一个阶段,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一台一人多高的卷帘式灌溉设备前,王二虎说:“这个可是好东西。”
耕种收的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粮食种植中的人力投入,病虫害防治也有了先进的植保无人机帮忙,唯独灌溉是短板。
王二虎介绍说,田间需要浇水时,只需要把机器运至田间,连接水井、安装妥当,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灌溉,效率提高不少,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不光是灌溉设备,王二虎选择农用机械都有自己的考虑:拖拉机要买大马力的、播种机械必须适用不同需求、无人机要不断更新换代……
王二虎说:“我们服务的不少是种植大户,相较普通种植户来说,他们的需求更高,要求效率,也要求效果。”
现在,种植过程中的问题,王二虎用不断更新各类农用机械“对症下药”。前端有农资产品,后端有烘干、收储,不断延伸的链条,让王二虎可以满足种植户的所有需求。
了解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