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擦亮诚信发展底色防灾能力强 丰收底气足图片新闻女扮男装43年 直播唱“火”稀有剧种麦草“联姻”提单产让强筋小麦更“强劲”“麦”向多元化市场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8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锦鹏

麦草“联姻”提单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王侠马丙宇赵家卉

提升小麦单产25%,抗穗发芽、抗旱抗倒伏、抗倒春寒、穗大粒多,各项指标遥遥领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将小麦与野草杂交产生的“普冰”系列小麦,不仅是新乡人的骄傲,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以选种为乐

常“住”田间地头

作为进行农业科技种业创新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位于“中原农谷”核心区,是“中原农谷”的“珍宝”,而眼前这片研究中心的种子试验田就是“产宝”基地。

6月9日,金色的试验田里汇聚着古今中外3000多个不同来源的小麦遗传材料,高的1.6米、低的75厘米,麦田里几乎每一排小麦都不一样,像一串串高高低低跳动的音符,在风中弹奏出丰收的乐曲。

烈日炎炎下,一位头戴草帽、脸色黑红,身上沾着泥土,农民模样的“园丁家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锦鹏正在边揉穗选种,边详细地介绍大田里的每一份种子。

“这里种的都是种质创新过程中每年选种用的没有名字的中间材料,还没有繁育到高代,我们根据麦子的穗子大小、分蘖多少、株高、籽粒灌浆程度进行选种。所有麦子不防病,自然发病,自然生长。”

“试验田里种植着从国家种质库里取出来的3000多份库存资源,包括古老的农家品种、国内不同时期的育成品种、国外引进的资源,通过粮食主产区试种,对它们的环境适应性、产量潜力、抗逆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进行观察、鉴定后,我们就可以把有用、有益特性推荐给育种家,育种家看上了,我们都是免费发放给他们。”

“看,多饱满。测定时,育种家整天在地里揉穗子,观测考试种子。我们的研究成果好不好,只有在田间麦子收获的时候才能得到验证。”张锦鹏揉开一个麦穗说,“我们把实验室安在田间地头,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要和农田打交道,一年里,团队至少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在田间进行种植、试验、观察、记录、收获、考种。”

提前布局

“亲本”强则种子强

“为什么要培育这些种质资源?”

“我国小麦育种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量再提升将要遇到瓶颈期,中国用的亲本资源比较单调单一,育种家所掌握的信息有限,通过品种间杂交的潜力挖掘已经接近于枯竭了,若要继续提升粮食产量,就需要新的资源、新的基因注入才能突破。”张锦鹏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增加亲本资源的多样性,把古老的农家品种、国外引进的资源、野生资源,导入我们的小麦品种里面,我们再做筛选。”

小麦的一生,从10月份播种到来年6月份收获,要跟大气候、环境作斗争,经历一个漫长的气候变化,对哪一个季节的气候不适应,都会对小麦产量构成威胁。

“低温冻害、持续性降雨、‘干热风’……近年来各种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张锦鹏说,“目前我国小麦病害相对可控,唯独非生物逆境不可控,容易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小麦种到地里,如果不抗寒,农民就只有看着它冻死,如果不抗穗发芽,遇到持续性降雨就会发芽,束手无策。”

“为了保证小麦稳产,种业布局要考虑隐性灾害,把各种威胁,都要考虑到育种里,如果不在品种里面提前布局,考虑到抗穗发芽、抗基腐病、抗寒抗倒等特性,那么育种就不够健全,育种目标设计得不够严密,留有漏洞、隐患,如果再遇到持续性降雨灾害性天气,就把隐患留到粮食生产环节上去了,会导致很被动的局面。”张锦鹏说。

麦草结合

触摸抗灾增产“天花板”

“小麦不抗冻,是因为小麦的‘亲本’不抗冻。”张锦鹏说,现代小麦品种间同质化、遗传基础狭窄,育种家所掌握的种质资源信息有限,导致小麦单产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限制大面积单产提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原始创新为小麦育种提供新基因源。

如果利用野生种质资源,让中原小麦也能具有戈壁滩冰草那样抗寒抗旱抗病、抗穗发芽、耐盐碱、耐瘠薄等顽强的生命力和多花多实能力,必然会改变小麦种植的历史。

许多国外学者尝试“小麦与冰草”远缘杂交,一直未成功,此项研究一度被国际上视为不可能。

30多年里,中国农科院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扎根田间地头,采用远缘杂交技术,终于攻克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优异基因改良小麦的世界难题。如今,“小麦-冰草”衍生系创新种质已广泛应用到全国100多个育种单位,培育出普冰系列新品种17个,现在普冰系列小麦已经有12个品种通过国审。

张锦鹏说:“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如今,团队已经完成对野生供体种冰草的基因组测序和衍生后代的重测序,选育出显著增产的普冰资300、具有氮素养分高效利用的普冰资301、具有多生态区稳定表现的优质强筋新品系普冰资4696,这些品系正在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审定试验。”

“普冰资300”大穗多粒的遗传非常强。小麦个头儿没有膝盖高,穗子却是普通麦子的两倍大,金灿灿的普冰系列小麦在田间闪闪发光。

“一个突破性资源引领国内育种,普冰资系列小麦在全国多个环境多个片区,黄淮北片、南片、长江中下游地区试种,大穗多粒习性都表现非常稳定。”张锦鹏说,“普冰资300”抗倒伏、抗寒、抗穗发芽。今年山东的一个农民种了3亩地“普冰资300”小麦,昨天他打来电话说,他们那边的麦子都倒了,就他种的普冰资300小麦没有倒,亩产1400多斤。

“我们现在正主攻穗粒数的提高,如今小麦产量已经很高了,我们还想再提高。预计3年内,我们就能把提高穗粒数的这个基因克隆出来。”张锦鹏自信地说,“我们团队正在进行小麦高产多抗新品系增产机理研究,如果找到并克隆出高产基因,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做新种质选育工作,只有热爱才能坚持。正是靠着热情与执着,我们团队坚持30余年,从种业源头上的原始创新,创制了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小麦新种质。”张锦鹏说,“我们今后将加快以‘小麦-冰草’创新种质为代表的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发挥它的潜力和生命力,为我国小麦育种创新和粮食产量提升提供优异的新种源,让新种质成为当前我国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新质生产力’。未来3到5年,普冰系列小麦能将小麦单产提升10%~25%,让我们有信心完成全省100亿斤的增产任务。”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