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南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加持 提质增效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帮个体培训技能专家指导 2024中原设计行业巅峰盛事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2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13

品种升级技术加持

推动河南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话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陈锦永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嘉宾

陈锦永

主持人

本报记者张莹通讯员马凌珂

河南是我国鲜食葡萄种植大省和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全省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种植面积约56万亩,占全省水果面积的9%左右;葡萄年产量约90万吨,居全国第6位。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我省存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芯”品种短缺、葡萄种植结构有待优化、轻简化与标准化管理技术薄弱等短板。河南葡萄产业如何补齐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8月9日,本报记者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陈锦永围绕葡萄的品种升级、技术加持进行了交流。

嘉宾档案

陈锦永,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瓜类栽培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省农学会葡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葡萄、猕猴桃等果树简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研发的调控产品和技术方案每年在生产中应用30万亩以上,为果农增收节支6亿元以上,对我省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我省葡萄主栽品种有哪些?葡萄产业面临哪些挑战?

陈锦永:葡萄产业作为河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由于葡萄种植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葡萄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省葡萄种植目前以“阳光玫瑰”“巨峰”“夏黑”“红地球”等为主,占全省种植面积80%以上。近年来,全省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成为我国鲜食葡萄栽培大省和主产区之一。我省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短板和挑战:

第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芯”品种短缺,“阳光玫瑰”“巨峰”“夏黑”“红地球”等国外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我省葡萄总面积的80%以上。

第二,葡萄种植结构有待优化。晚熟品种占比太高,导致成熟期过于集中,出现销售不畅甚至滞销等问题。

第三,轻简化与标准化管理技术薄弱。葡萄管理复杂、费时费工,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保花保果、疏花疏果、枝蔓管理、采摘销售等集中用工期,出现劳动力紧缺,甚至争抢劳动力的现象。我省葡萄栽培模式传统,果园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操作不规范、生产效率低。

第四,精准高效省工的花果调控技术有待提升。葡萄种植户仍以产量优先,管理粗放,高效优质标准化的葡萄花果调控技术仍未得到普及,导致大部分中低档葡萄沦为“大路货”,品相差、品质劣、价格低、经济效益较差。花果调控关键技术跟不上,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效益难以保证。

第五,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薄弱。我省葡萄种植以家庭生产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管理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户普遍缺少品牌意识,产品没有知名度,缺乏市场竞争力。

主持人:针对葡萄晚熟品种占比高导致成熟期过于集中这一情况,怎样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品种升级换代?

陈锦永:河南省葡萄品种结构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加之老品种种植面积大、技术更新慢,种植效益不断下滑,而新品种配套技术又不成熟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因此,鲜食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势在必行。

第一,提升品质,以优质赢市场。无论新老品种,品质决定出路,必须引导葡萄产业从求“量”转为求“质”,转变种植理念,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引导果农改良品种、改进技术、科学管理、提升品质。

第二,引进品种,打造产品差异化。因地制宜、适时适地选择引进优良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筛选优质高效品种。建议生产上结合老园更新改造,合理搭配不同熟期、色系、果形、口感的品种进行差异化发展,实现错峰上市,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加持,发挥新品种优势。积极探索新品种的栽培模式、修剪方式、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以及采后的分级、包装、保鲜、储运全产业链的技术配套,通过“新优品种+配套技术”的示范引领推广,才能使新品种被种植者接受。水肥管理可以采用“高效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根域土壤改良”等技术,使葡萄园由传统的漫灌向滴灌、喷灌转变,果园清耕向果园生草模式转变,既可以实现节水节肥,又提高了果实质量。农户种植过程中出现很多落花落果的现象,可以通过精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葡萄的保花保果效率。

主持人:建设葡萄示范种植基地能引领带动诸多种植户,请您分享一下这种帮扶模式的成功做法。

陈锦永: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太康县建立了多个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的典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开展示范观摩、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宣讲,展示新型模式、健康栽培、土肥水高效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亩葡萄发展,使果农的收入翻了一番。这样的帮扶模式惠及诸多种植户,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了万千果园,同时也提升了葡萄品质,让消费者尝到了更好吃的葡萄。

以前,太康县杨庙乡德恒种植家庭农场采用露地栽培,病害频发,且栽培技术落后,导致果品质量低,连年亏损。我们通过推广“避雨栽培+土壤改良+宽行高干”栽培新模式,围绕精准高效花果调控、安全增糖降酸着色、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关键技术,这两年该园区大有改观,葡萄病害没有了,穗形标准了,口感品质也提升了,果园效益得到很大提升,极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信心。

主持人:河南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优质的果品质量,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陈锦永:葡萄产业发展要把“种好葡萄”的理念永远摆在第一位,积极学习掌握过硬的种植技术,切不可盲目“跟风玩新”。第一,要优化各个地区葡萄的品种结构,引进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打造差异化,确保早、中、晚熟葡萄比例适当,拉长葡萄的成熟期和供应期。第二,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广新技术,培养新农人,提升果农栽培管理技能,提高果品质量,同时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价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要根据不同地区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精准发力。第四,要打造典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发展。总之,葡萄生产需要严格把控好品种选择、花果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各个重要生产环节,才能保证果品的优质,保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