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顺赵春雨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联结理论与实践,为高校以文化人提供了科学指引。高校肩负着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应自觉承担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学生的育人使命,引导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守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校地联动:构建文化传承平台与人才培育新生态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的使命。为此,高校应当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平台,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现文化赋能教育的目标。其一,通过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建立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院。这不仅能够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还能够为地方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还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和传承。
培训筑基:精进师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诠释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在促进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首先,高校必须强化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通过精心策划并举办一系列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培训课程,让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次,高校应积极推动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由于传统文化涉及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跨学科的合作将促进教师间的知识互补与思想碰撞,从而丰富和完善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最后,高校应倡导并支持教师投身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统节日的庆祝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体验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出创新意识和能力。
文脉育英:古韵润景与文化润心并举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对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营造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氛围显得尤为迫切。首先,高校应精心构建校园人文景观,融入富含传统文化意蕴的雕塑、文化长廊及园林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校训、校歌及校史等文化符号,作为弘扬学校文化精髓的媒介,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生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价值认同。最后,学校应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专题讲座以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核心要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铸就其深厚的文化自信,激发自觉的文化担当与使命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数字赋能:优化文化育人的供给侧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校需对文化教育的供给侧进行革新与优化。首先,高校应积极推进“智库”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系统性地整合校内外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蕴含地域特征或学科属性的文化信息库,为师生构建一个全面、多维的研究与学习平台。其次,高校应运用先进的智能算法深入剖析海量文化信息,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个性化与精准度,高校可以引入智能推荐系统,依据每位学生独特的学习偏好与需求,精准推送定制化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以此促进学习效率与兴趣的双重提升。最后,高校应倡导学生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鼓励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在普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形式、手段上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动传承与创造性转化。
(作者路顺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作者赵春雨系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