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郭婷于兆锋
新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作为区域创新的主体之一,大学集群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以区域为中心构筑人才高地战略的实施势在必行,只有更好地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加快人才布局,确保人才队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才能推动区域产业、资源、投资、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进步,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通过研究大学集群发展,提出通过大学教育来培育、吸引、集聚一流人才的方法,并对大学集群助力区域人才高地建设的机制进行详细的探究。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很多区域的人才补充主要来自周边大学,尤其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人才聚集更为显著,可以说人才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多所高校联合构建合作网络,形成大学集群,培养科研人才、创新人才是区域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常见手段之一,因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弱的区域来说,要想提高其区域竞争力,首先应构建大学集群,集合地理范围内多所高校的教育资源与力量,来培养更多人才,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目前来看,影响构建大学集群助力区域人才高地建设机制的关键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政府支持。为真正推动区域人才高地的建设完成,政府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从政策环境方面促进人才聚集。因此政府应针对大学集群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提供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等。一方面,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对高校诸多科研、创新合作项目予以支持,或提供财政拨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区域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并开展科研合作项目,从而培养具备良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助力高校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与机制,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情况、项目合作进度等进行科学评估,鼓励区域内高校开展合作教学、科研,从而完成教育资源共享以及人才共同培养。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域高校在达成密切合作并构建大学集群后,应当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如高校可对其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与跨学科课程的比例分配,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高校还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与政府合作,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咨询与资金支持,培养具有良好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高校可与区域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高校更快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真正目标。另外,高校还可与区域企业达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内容,从而培养可真正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是国际化发展战略。区域为打造人才高地,除培养优秀人才外,还应提升大学集群的国际影响力,鼓励、吸引更多区域外优秀人才进入区域工作或创业。基于这一想法,区域大学集群可与海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中心或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外科研项目,了解国际相关方向发展现状与前沿技术。区域还应针对外部或海外人才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待政策,一方面加强对海外人才招聘、引进的宣传,并制定人才引进、落户补贴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人才,从而壮大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区域高地;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实现区域大学集群与外部大学集群的交流互动,优化本地大学集群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这样一来,不仅本地大学集群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区域人才培养与队伍组建质量也更高,建设区域人才高地的任务可更快完成。
实际上,构建大学集群、打造区域人才高地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区域内不同城市、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往往存在差异,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集中在一线城市或重点高校,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和重点实验室都分布在广州或香港,深圳、澳门的教育资源则相对短缺,因此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任务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受地区经济水平影响,香港、深圳等地却吸引了更多人才聚集,人才优势更为突出。另外,部分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人才培养与区域人才高地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如吉林省在打造大学集群时,由于区域产业集群化不明显、科技成果产业化较难,导致其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类问题,政府、高校都应积极参与集群建设,通过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实施更加科学的教育投入政策、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配套产业链等方式,提升集群地人才能力水平及人才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有效促进区域大学集群效果实现提升,充分发挥大学集群助力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作用。
建设大学集群是促进区域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政府、高校、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区域教学资源实现了互助共享,高校教学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才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得以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整体提升。相信在未来的长期发展中,大学集群在赋能区域人才高地建设中的影响力将更为突出。
[作者王郭婷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讲师,作者于兆锋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4-2025年一般课题《大学集群助力区域人才高地建设的机制研究》(ZLB20240838),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B站视频平台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实践路径研究》,202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山东省人才高地建设的思考与策略研究》(2024ZSMS120),2024年度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新质生产力驱动人才强市的逻辑机理和实践路径》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