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楠
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应主动搭建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打造“正向赋能、双向育人”的多维协同育人模式,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育人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制定大学生返乡入乡实践教育政策,确保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地方教育部门应基于国家教育政策,与本地高校共同制定大学生返乡入乡实践育人政策,通过完善各项制度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在引导政策方面,高校应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大纲,制定适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返乡入乡实践教育计划,明确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何时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以及如何参与,明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确保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对于中医药学院,低年级可参与基础的入乡实践,如中药材调研和乡镇用药科普等,高年级可进行系统的入乡实践,并引导大学生毕业后参与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在保障政策方面,高校应当制定具体的经济补助政策,为参与返乡入乡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提供交通补助、生活补助等,减轻其经济负担。同时,高校也要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如结合实践活动结果评优评先、颁发奖学金等,激发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积极性。
依托高校高水平的科研技术,通过科研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的科研机构应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对本地乡村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才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调研有助于科研人员掌握第一手数据,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把握准确的方向。高校应鼓励科研团队下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的医疗条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与挑战。围绕乡村经济生产或生活中的具体技术发展问题,设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资源管理等科研项目,并安排有意向、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加强科研过程管理与支持,通过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监督和评估进行全程管理和支持,确保科研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同时,针对乡村振兴相关科研课题,高校应为科研团队提供必要的科研设备、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校还要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科研成果的筛选、评估、推广和应用。选择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在乡村设立示范项目,鼓励大学生带头进行试点应用和推广。此外,还应积极组织大学生科研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
组建乡村实践服务队,如助学支教、医疗服务、环境保护等,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具体实践形式包括,组建助学支教队伍,吸纳教育专业学生或对教育工作有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前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地区进行教学支援,改善当地乡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可通过实际教育工作强化自己的执教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了解乡村教育现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组建医疗服务队伍,吸纳医学专业学生,并配置专门的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前往乡村地区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包括基础医疗检查、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健康知识普及等。通过医疗服务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乡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医学知识,丰富他们的临床经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在环境保护方面,高校可以组织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乡村环境调查、生态保护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等。通过这类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够增强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西安医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