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玮见习记者韩雪妍通讯员孙发明
8月15日,在罗山县高店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望无垠的稻田翠绿如海,生机盎然,微风拂过,稻田翻滚,在阳光的照射下,与错落有致的村庄、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相映成趣,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农发行罗山县支行支持的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我们能够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亩产量可突破1300斤,总体收益大幅提高,而且路道沟渠全部硬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水稻种植大户朱俊涛望着自己承包的1000亩稻谷即将迎来丰收,乐滋滋地说道。
2023年12月,农发行罗山县支行获批3.29亿元用于支持罗山县8.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让普通田变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主动对接
成功审批投放建设资金
2023年,罗山县抢抓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这一政策机遇,超前谋划,及早启动,规划实施8.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总投资3.29亿元。
如何保障建设资金?农发行罗山县支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坚决扛起“三农”事业重任,会同省、市农发行与罗山县政府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主动对接服务需求。一方面通过“行长到一线”“行长进万企”等活动多次开展现场调度会,实地走访客户,积极宣讲信贷支持政策,另一方面紧盯项目重要节点,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多部门联合协作、银企联动,指派客户经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2023年12月,农发行罗山县支行成功审批罗山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资金3.29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建设资金1.9962亿元。
据罗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8.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土地采取“村集体流转+企业托管”“大户合作”等模式开展流转,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标准,重点突出灌溉排水和土壤改良,配合做好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农田信息化等配套建设,有效地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粮食产能,提升了农业发展及资源利用水平。
融合“5G+”
让高标准农田更智慧
8月23日,在罗山县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正在实时监测一处水稻长势。
罗山县宝鑫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翔说:“这是我们和正大集团合作建立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充分应用物联网、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田间苗情、病情、虫情、墒情实时监测报告和施肥、灌溉远程自动控制。当然,这都要感谢农发行罗山县支行的大力支持。”
据张晓翔介绍,“5G+智慧农业云平台”能够集中分析处理智慧农业科技监测站采集到的农业数据,以数字可视化的形式为农机、农技、农艺管理团队做病虫害防治决策提供精确数据支撑。通过“5G+智慧农业云平台”的监测,值班人员立即做出反应,给出解决方案,提高巡田的精准度和效率。
通过“5G+”智慧管理,罗山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节水40%以上、节肥30%以上,地力等级提升至四等以上;小麦亩增产100公斤,稻谷亩增产100公斤;小麦亩均净利润增273元,稻谷亩均净利润增262元;农业生产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创新模式
打造多个农业增收链条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和效益,2023年9月,农发行罗山县支行协助罗山县政府与农业龙头企业正大集团合作,创新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河南正大农业有限公司罗山分公司作为运营公司,按照耕、种、管、收、售“五统一”模式,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种植主体提供智慧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综合农事服务,平均亩产预计增收20%以上。
“良田有保障,才能生产出好粮!”河南正大农业有限公司罗山分公司总经理刘翔说,“零散、低产的‘望天田’变成了成方连片、效益倍增的高产田,未来我们计划把水稻品种也进行统一,通过‘六统一’模式让罗山大米走向全国!”
据农发行罗山县支行副行长卢军介绍,罗山县8.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采取“建设+运营”模式,将小农户、小生产转变为连片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形成资本参与、银行贷款、经营收入、稳定还款运作闭环,保证企业、村集体、农民多方收益共赢。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每年每亩可获得600元的土地流转金,同时,村集体每年可根据政府绩效考核情况获得每亩30-50元的固定收益。运营公司筛选当地的种地能手、种植大户、返乡青年等作为职业农场主,按照200-300亩一个管理单元实现田块到人,农民通过在本地或外出务工获得额外收入。
“农发行罗山县支行始终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应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提供更加充足、高效、低成本、长周期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农发行罗山县支行行长华仲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