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河南乡村法治建设研究精准家访助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实验室“艺商融合”建设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4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17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姚雪瑞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衣食住行各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各国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但迄今为止,生态环境问题依旧严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纯洁空气、澄明星空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需要和追求。就当前的环境状况来看,仍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着力保护环境多样性。人类活动扩张,自然生态遭破坏,动植物生存空间缩小,许多物种濒危。砍伐森林、陆地扩张、过度捕捞等行为致使生态系统退化,影响人类生存基础。其次,需要多关注和改善气候问题。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如干旱、台风、洪水等,破坏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需要人们更加重视气候问题。此外,需要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削弱环境不公正现象。发展中国家资源利用低效,贫困地区居民易受污染影响,工业污染、垃圾填埋等常在低收入区域进行,威胁居民健康。故而,国际上,需要联合国、世界环保组织等,根据具体不同的国家,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政策,带领各国一起改善环境不公正现象。国内也需要政府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条件、地理条件、气候问题、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举措。再次,需要不断研究城乡之间的环境差距问题,从而找到城乡之间环境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以上几个层面是改善生态问题的几个关键。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强调自然的有限和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强调人类活动需要与自然保持平衡,重视生态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性,重视生态制度对生态经济的影响,这些都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更新生产理念,尊重自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自然生产力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生物资源等,同时还包括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譬如土壤保持、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然而,这些资源中,有许多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需要尊重自然的有限性和多样性,更新生产理念,确保人类社会的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相关教育体系之中,向人民普及环保知识,从而提高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具体可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媒体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最新制定的绿色生态发展政策,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其次,需要制定绿色标准。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绿色生产标准体系,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再次,推广绿色技术。政府应扶持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主体进行创新和应用。此外,开展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受损和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展开调研,对破坏程度进行定级衡量,组织相应专家队伍,研究修复策略,并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转变生产方式,节制开发,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人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同时自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现阶段来看,人类对许多自然资源的开发较为过度,导致煤矿过度开采、森林乱砍滥伐、海洋河流过度捕捞等。因此,需要转变生产方式,节制开发,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具体而言,一方面,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可通过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对社会上的劳动人口进行培训,鼓励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利用。譬如,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等。

重视生态治理,科学化管理,合理均衡配置资源

生态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内容。生态经济制度是一种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制度安排。它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制度的核心理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在生态经济制度下,政府、企业和公众可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生态经济制度包含了多种制度样式,如市场制度、资源制度、环境制度、产权制度等,它是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要求在制度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因素,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而言,首先,可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应详细记录全国各地各种生态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质量等信息,通过技术分析,呈现出其变化趋势,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为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翔实可靠的依据。其次,制定科学的生态资源管理政策。政策应基于生态系统的真实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例如,通过设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对关键生态系统的干扰,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再次,推广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可采取相应的经济激励和补偿措施,鼓励企业主体和相关个人,在开发资源时采取必要且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并达到政府制定的相应绿色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主体价值,正确引导发展方向

生态保护的实施主体是人类,生态保护目标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生态保护的措施也是由人类提出和实践,生态保护自然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重视人类劳动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问题,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人类本身。具体而言,首先,尊重人在劳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合理激发和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生产意识,从事绿色生产事业,也要惩罚和规避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生产者,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其次,在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发挥他们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经济的建设中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只有当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才能确保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再次,必须建立和完善人民权益保障制度,确保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从而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同时,还要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此外,在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把人民的利益当作发展中心,把人民对生态环境共同的美好期待当作目标,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方案,引导生态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