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花开致富增收路宽麦苗青翠气象新洛阳“三蹦子”破圈出海赚外汇高邑乡村游连点成线共振发展“绿色家底”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中原司法科技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带你阅读“诗书里的郑州”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举办禹州黑芝麻丸制作技艺 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图片新闻召陵区委巡察办“巡中指导”助推巡察提质增效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6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21

特色种养花开致富增收路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徐松付雅静

高值猕猴桃入冬正热销、100多个大棚蔬菜长势正好、康全渔场鱼儿正欢、百亩蜜薯订单抢收、晚秋黄梨被抢购一空……11月19日,记者在郸城县城郊乡走访发现,这里借助紧邻县城、毗邻国道的区位优势,订单种植的特色农产品迎来甜蜜丰收季,希望的田野上呈现一幅绚烂的丰收画卷。

“薯”光点亮富民路。杨楼村三义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丰收的喜悦盈满了村民的笑脸。该基地今年种了360多亩红薯,有西瓜红、烟薯25号、龙九等鲜食型蜜薯,也有商薯19号、豫13号等加工型淀粉薯。基地与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脱毒中心合作,自主培育脱毒秧苗超1000万株,创收150万元以上,带动附近200余人就业。

“猕猴”尽显科技范。王楼村是河南省科技厅定点帮扶村,这里的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种出的“上品”猕猴桃新鲜饱满、个头匀称、果香四溢。自2021年以来,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中猕2号、中猕抗砧1号等品种,采取“高架牵引、行间生草免耕、种植养殖循环”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猕猴桃200多亩,今年实现亩产量2000公斤、亩产值3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梨”争上游甜出彩。袁武营村的晚秋黄梨种植基地有30多亩,今年深秋初冬天气暖和,晚秋黄梨产量超过往年,亩产量突破5000公斤,收益达两万元。并且今年的黄梨核小汁多,具有个头大、产量高、口感脆嫩、易储存等特点,带动了20多人就业。

“鱼”跃龙门迎新年。邢建全在外创业成功之后反哺家乡,在时洼村附近整治废旧坑塘、流转土地150余亩成立养殖公司,采用“立体化食物链”生态养殖技术,将鱼塘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养殖花白鲢,起到水质预警的作用;中层以青鱼为主,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底层主要养殖鲫鱼、鲤鱼,实现水产生物链的平衡。同时,省农科院在此建立鳜鱼养殖试验示范点,一期投放3500尾鳜鱼,年关上市预售价50元一斤。此外,邢建全的公司还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35名养殖工人、130余名季节性工人就业,辐射带动全县19个乡镇和周边县市发展水产养殖1.3万亩,提供就业岗位近1200个。

近年来,城郊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新发展态势,带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为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