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交易额达178亿元、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一期主体结构完工、库存商品直销中心投入运营、店子安置区回迁选房顺利完成……上半年,国际商贸城管委在完成机构整合同时,围绕打造“中国江北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贸名城”的发展目标,抓重点、促项目,着力打造全市电商发展的桥头堡,以“三港两平台”建设为中心的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新型业态加快聚集,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江北商贸名城”展露雄风。
“三港两平台”现雏形,新型业态促产业转型升级
“以即墨服装市场、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为货源基地,以实体市场商户为B端供货商,以大学生、创客和实体零售商为b 端销售商,建设专业市场线上B2b供应链电商平台。”国际商贸城党工委副书记李风涛介绍说,年初开始建设的“学商网”计划年底测试上线,将扶持大学生零成本就业,该平台计划三年内实现100 万会员,100 亿元交易额。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商贸业模式受到冲击,国际商贸城管委根据我市既有商贸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商贸+物流、电商+金融”战略,打造全市电商发展桥头堡,助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电商平台建设跟进的同时,物流、仓储等配套项目建设也刻不容缓。目前,以蜂巢电商系统为核心的智能仓储平台正在招商论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的“公路港”、招商洽谈基本完成,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服务港”正在对接沟通、以进出口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港”正在争取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基于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的“三港两平台”已现雏形,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电商金融、跨境商贸等众多新型业态在国际商
贸城加快集聚。
去库存,传统商贸展新颜
近日,服装市场A区三楼的库存商品直销中心人头攒动,分散在各个货架间的市民精心挑选着自己中意的衣服。“便宜,质量好。”市民程琳琳评价说,她用100元淘到了5件衣服。
库存商品直销中心吸纳了国内20 余家品牌库存商品供应商成立联盟,并整合了30余家即墨本土品牌服装、鞋帽、面料库存,采取设立直销点、搭建电商平台等模式,自5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库存商品直销中心不仅成了市民购买衣物的好去处,还成了我市创业电商、扶贫超市供货商。
“去库存不仅盘活了企业常年积压的库存商品,还能带动创业、就业,下一步,我们将整合更多库存资源,打造北方最大的服装服饰企业去库存平台。”李风涛说。
一边传统商贸在去库存影响下展露新颜,另一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小商品新城一、二楼鞋城和三、四楼进出口商品馆的招商工作全面展开,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