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小周7月3号在鹤山路狮龙手机店花1900元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从销售人员那里得知购买后可以得到300元话费,感觉很划算,便直接交了钱。可在8月初拨打话费查询电话时,却意外地知道了另一件事。
“查询话费时,发现她给我开通了一项业务,每月28元包括来电显示加150 分钟市话,200兆流量。”小周了解到,原来销售人员向他承诺的赠送300 元话费并不是手机店赠送,而是手机卡开通28元包月套餐后,通讯公司赠送。而对于这项包月套餐,小周表示他之前并不知情,手机店销售人员在开通时没有告诉他。
“这项业务我完全用不上,看我3、4、5 月份之前的账单,每月只有9块钱,完全不到28块钱。”小周向通讯公司提出将该项业务取消,却被告知,这一业务开通两年内根本不能取消。
“当时是签了一个协议,但协议是他们给我签的名,没有跟我说,我并不知道。希望手机店能将这项业务取消或赔偿我每个月额外花出去的话费。”但小周与手机店协商后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记者与小周一起来到这家手机店,见到了该店负责人及当时接待小周的那名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称,当时告诉小周买手机可赠送300 元话费,但并没有说是开通一项业务,只说是套餐。至于替消费者在包月业务协议上签字一事,他们承认是管理上的疏忽,但强调可能是因为双方没有沟通好,应该是小周确认后,他们才签的字。
经过现场协调,手机店同意对小周进行经济补偿,将多扣的话费以现金形式进行返还。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小周比较满意。店方也承诺,以后会加强管理,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据即墨电视台《民生播报》8月9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