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育马援新疆即墨“查体车”开进村即墨龙泉土豆成了“摇钱薯”即墨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300余家企业亮相青岛创新创业创客成果展
科技育马援新疆即墨“查体车”开进村即墨龙泉土豆成了“摇钱薯”即墨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300余家企业亮相青岛创新创业创客成果展
  当前版: 第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155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6-08-12

五村抱团合作致富

即墨龙泉土豆成了“摇钱薯”

钱卓云克李倩刘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老板,多少钱一斤啊,我家有5000 斤土豆。”“大的1块,小一点的8毛。”“我这也有6000斤,你要吗?”如果光听他们的对话,您一定以为这是在某个市区农贸市场,然而这就是不久前发生在即墨龙泉街道吴家庄村内空地上的一幕场景。

土豆迎来收获时节,在吴家庄村,大个的土豆装满筐、堆满车,满脸汗水的村民们一边笑呵呵地聊着天,一边娴熟地分拣、包膜、装箱。据悉,吴家庄村的土豆因个头大、颜色鲜亮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已吸引了日照、潍坊甚至部分南方城市的客商上门采购。

2015 年,吴家庄村“两委”了解到土豆长势好、产量高,去除种植成本,每亩收益约为6000 元左右,远高于普通粮食作物,便引进种植。然而种植收获后,销路窄,销售时间不得不延长,导致部分土豆浪费,再加上去外地购买化肥种子的来回花费,收益甚微。在无意间得知街道其他村庄“农家宴+采摘”的合作发展模式后,村“两委”便考虑开始寻找合作方。“当时,兰书记上门来找我,希望我介绍点销路,顺便帮忙购买土豆种子和肥料。我一想,合作的话,我的种子化肥也有了市场,互惠互利,就开始了合作。”石门村农技站成方格一边跟村民结账一边跟记者聊着,“一年合作下来,你看土豆都供不应求了,今年满贡三个村又加入了种植队伍,我的农技生意也越来越好,合作的想法太对了!”

自开展村庄合作发展模式以来,吴家庄村带动周边的满贡三个村庄共种植600余亩土豆,产量大大提高,年收益350万。同时,附近的石门村农技站负责土豆种和有机肥料的供应,以及寻找更好的销路,节约了村民购买和运输的成本,农技站的种子化肥销量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石门地区5 个村庄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供销链条,实现了土豆种植和销售的产业化。每年7月份左右,就会有许多外地客商进村收购,2000余吨土豆年年销售一空。“即墨龙泉这边的土豆个头大,色泽鲜亮,口感好,每年我都只到这里来收购,质量放心!”来自日照的商户齐玉伟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吴家庄村在带动村民致富发家的同时,对于土豆销售过程中需要的人力,村庄主要聘用附近待业在家的村民以及贫困户劳动力进行运输、包装、分拣等工作,解决就业千余人,给村民增加了不小的收入。“现在,龙泉的土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合作的5个村庄村“两委”正在研究土豆加工食品,例如薯片、薯条等,下一步考虑跟食品加工企业合作,进行土豆的二次加工,让老百姓的‘摇钱薯’越长越好。”龙泉街道吴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兰青敏说。

(8 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