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杨明华
“弟妹,我去广州后,照料婆婆的重担就交给你了,等我忙完手头的工作,再回来替换你。”
“嫂子,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会尽到做儿媳的义务和责任,把咱婆婆照料好。”
这是3月28日汝南县常兴镇姜寨村三座楼自然村村民黄文力和弟媳朱爱华的一段对话。
黄文力是朱爱华的嫂子,妯娌俩的婆婆名叫陈凡。去年7月,77岁的婆婆因患重症肺炎而咳嗽不止,被送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
公公和婆婆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经婚嫁,两个儿子在广州开办公司,两个儿媳也都是企业的负责人。
“婆婆也是咱亲娘,再忙也得回去尽孝!”黄文力拍了板,“走,咱们都回去,先把娘的病治好!”
婆婆行动不便,大小便都需要人照料,可是按照医院规定,病房只能留一个亲属陪护。黄文力对朱爱华说:“弟妹,平时你在婆婆身边的时间多,陪护婆婆的事就交给我!”“那不中,我比你年轻,力气比你大,还是我来照料婆婆!”妯娌俩争论不下,最后商定一人一天。
从去年7月到12月,婆婆先后住院两次共20多天,妯娌俩陪护了20多天。今年3月,婆婆住院7天,妯娌俩又在医院陪护了一周。喂吃喂喝、擦身洗衣、端屎端尿……妯娌俩竞相比孝心。
仲春时节,正是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的季节,公司生产不能停。公司有几百名跟着自己干的兄弟姐妹,但陪护婆婆也是一家人关心的大事,咋办?妯娌俩一商量,决定轮流在家陪护婆婆。
妯娌俩认为,“只有把公公婆婆当作亲爹娘对待,给孩子们做好榜样,等到自己当婆婆时,也一定会有像自己一样的好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