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始末

1935 年5 月16 日,上海《电通画报》正式发表了《义勇军进行曲》,由此拉开了全国抗日救亡的序幕。那么《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电通影业公司投拍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在当时来说可谓阵容强大,其中不乏有田汉、夏衍、许辛之、袁牧之、王人美、聂耳等人参与。

聂耳于1930 年到达上海,1932 年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参加了当时的“苏联之友社”的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的音乐活动。1933 年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指示,1935 年着手进行对《风云儿女》主题曲的创作。

在影片《风云儿女》投拍之前,国民党政府就以抗战宣传“过激”为理由,于1935 年2 月将田汉逮捕入狱。电影拍摄陷入了困难境地,但仍由许幸之、夏衍、孙师毅等人顶着压力继续编导,插曲则由聂耳创作。

当时,《风云儿女》的编剧田汉在狱中极端困难条件下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并把歌词写在一张香烟盒的包装纸上,托人传给夏衍,夏衍迅速作了誊抄和修改,后来又传到导演许幸之手中,作进一步的修改。可以说《风云儿女》和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下、在一群左翼青年文艺家的满腔热忱中逐渐酝酿而成的。

1935 年5 月,聂耳按约定时间完成《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后为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去日本避难。同年7 月,聂耳不幸在日本藤泽市海滩游泳时溺水身亡。

应该说《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除了电通影业公司内部的创作环境外,1935 年在上海文学界出现的“国防文学”和更大范围兴起的各界抗日救亡运动是产生《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在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中,《义勇军进行曲》以其旋律高昂、歌词动人被誉为“小《马赛曲》”。当时文人郭沫若就说:“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

1949 年9 月27 日,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