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结硕果良种高产促振兴

我市举办石玉系列新品种观摩推介会

本报讯(记者刘立芳)金秋时节的田间,处处一派丰收景象。9月21日,石家庄市农科院在赵县实验基地举办了石玉系列新品种观摩推介会。来自北京市农科院、省种子总站、省科技厅、市种子管理站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省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观摩推介会活动。

白色的、彩色的、超甜型的、糯质的、甜加糯的……观摩推介会上,整齐摆放的鲜食玉米吸引了参会人员的目光,纷纷过来进行品尝。“这是我们最新育成的鲜食玉米石彩糯7号、石甜糯8号等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丰富了我省鲜食玉米的类型,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品种支介绍说。

观摩推介会现场,集中展示了市农科院育成的13个玉米新品种和新苗头组合,其中6个2023年最新通过河北省审,1个国审,涵盖高产多抗类型、青贮专用类型和鲜食甜糯类型。其中,国审德丰C919最为突出,以其清秀的株形、整齐饱满的果穗、优良的品质、超强的抗性成为亮点,该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审定,合作社种粮大户比较认可,山东、河南示范效果良好,有望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推品种。

“德丰C919是市农科院和河北德丰种业共同育成的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是科企合作的典范,现在正在寻求省外的合作开发伙伴。”冯健英说,市农米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京石211,该品种2023年通过河北审定,属于高产、多抗、耐密宜机收品种,且耐高温性好,抗倒伏,高抗茎腐病,是未来生产上主导类型,正在参加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在去年河北省中南部连续高温情况下,这两个品种表现结实性极佳,没有空秆花粒现象,今年在锈病大发生情况下,表现极轻,是不可多得的抗病品种。

近年来,市农科院专用玉米学科致力于特色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合作,引进种质资源、先进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在高产多抗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十三五”以来,共育成省级以上玉米品种20个,其中普通玉米品种11个、鲜食玉米品种7个、青贮玉米品种2个,石甜玉1号、珍金糯199、德丰C919和石玉9号等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通过与全国相关种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200多万元。育成的石玉9号、石玉11号、德丰C919等石玉系列品种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25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4亿多元。

“此次观摩推介会,石玉系列品种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同,多个玉米品种与企业合作效果显著,鲜食玉米研究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与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持续深入,并结出硕果,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市农科院总农艺师王拴马说,今后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科企合作,以及与高端院所交流,持续推动玉米单产提升,推进种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