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年味 感受幸福时新春敬告读者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69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2-16

寻找最年味 感受幸福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挂门神。”

这首过年民谣中透露出的是浓浓的年味。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年岁的更替,对“年”的诠释,充满了“黄发垂髫咸乐”的分享感与参与感。然而,我们常常感念的“年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蒸”出来的年味

金河花园南门口的扬州包子店门前热气腾腾,店门前用长凳搁了三个竹匾,上面晾着刚刚出炉的白胖包子,竹匾边上围着三四个阿姨,正笑容满面地边品尝包子边交谈着……

“老汤,你来啦?快来尝尝我家包子的味道。”正在竹匾旁边的李阿姨热情地招呼迎面走过来的汤阿姨。“你今年准备了什么馅啊?”“盆里的是肉馅,袋子里的一个是豆沙馅,一个是三丁馅的。”汤阿姨边吃边说,“你家的馅料肉放的很足啊,蒸的也不错,松松软软,等会你也尝尝我家的。”几个阿姨互相品尝着包子,回忆以往过年的趣事。

来加工包子的几个阿姨以前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每年到腊月就开始准备年货了,蒸包子那都是拿手绝活。现在因为房屋拆迁,或随子女生活,他们都搬到了城里。“住的是商品房,用的是煤气灶,不能像以前在乡下那样摆开了自己蒸包子,但蒸包子就像过年的一道仪式,少了它年味也会淡许多。而且,平时家里都是直接买包子吃,都吃腻了,这不过年嘛,我自己准备馅料,让儿子孙子尝尝我的手艺。”李阿姨乐呵呵地说。交谈间,又一笼热腾腾的包子出炉了。

临近春节,许多包子店现在最忙的不是卖包子,而是帮顾客代加工包子,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但是“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寓意来年“团团圆圆发大财”的传统并没有改变,“蒸”出来的年味越来越浓。

“逛”出来的年味

好看实惠的礼盒、散发着香甜味的糖果、南北特产、新鲜蔬果,还有各种各样的对联、福字,再加上满满的买年货的人……在超市的年货大集上,前来购买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

60岁的张大妈住在亲亲家园,可她确是地道的农民,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直到一年前老伴去世,儿子媳妇担心她一个人住在乡下孤单,就把张大妈接到城里一起住。过年了,儿子媳妇年货都在网上买,图个方便。可张大妈觉得,年货还是得“逛”着买才有年味。“其实家里也不缺什么,我就是想自己出来逛逛,感受下过年的气氛。”张大妈推着购物车仔细的逛着,在零食区拿些小孩爱吃的零食,在散称区买些坚果、肉脯,在蔬果区精心挑选了新鲜水果和蔬菜,想在除夕晚上亲自烧一顿年夜饭。一圈逛下来,张大妈已经把购物车装满了。

对于张大妈来说,不仅是买年货,更像是回忆美好的过去。“其实过年,最重要的是年前的准备工作和对新年的期待!”张大妈感慨地说,“以前在农村,刚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年货了,腌制鸡鸭鱼肉、灌香肠,加工豆腐,到了腊月底,几乎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阳台上,都会挂上腌制的鸡鸭鱼肉,远远地就能感受浓浓的年味和幸福。”

记者感言: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家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容,是年货市场上的喧闹和繁荣,是热腾腾包子的喷香。年味是红红火火的场景,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有人说,如今条件好了,年味却淡了;有人说如今人忙了,年味被冲淡了;也有人说手机普及了,年味自然就淡了。其实,年味没有变,它只是换了模样,你只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年味弥漫在整个大街小巷。

本报记者 左玲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