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693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2-16

拜年: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拜年喽!———多么熟悉、温馨、悦耳、响亮的声音,它储藏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年年都是最温暖最动听的祝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重视春节拜年。辞旧迎新之际,晚辈向长者拜贺安康,长者向晚辈祝愿成长,亲朋好友之间施礼道贺,都是表达美好祝愿的意思。

拜年古时也叫“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是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民间习俗。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拜年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贺卡、短信、Q Q、微信、语音、视频······但任凭时代发展、岁月变迁,不变的是大家对亲友真心的问候和祝愿。

团圆饭是最好的拜年

家住金彩花园的王友全今年76岁,平时子女都在外打拼,但过年时一定会回家团聚,对他而言,全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就是晚辈对他最好的拜年方式。提上一篮水果、带上一盒补品,是很多老一辈人拜年时的标配,现如今,王爷爷家仍固守这样的传统。“拜年就是跑跑亲戚、送送礼,预先打个招呼拜个年,大家团聚在一起很开心。特别是子女和父母亲不住在一起的,子女必须要亲自登门去拜年。现在手机微信也可以拜年,但总没有亲自走一趟这么亲切。”王爷爷说。每年年初一,儿子儿媳和孙子都会来拜年,一家人欢欢喜喜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聊聊家常,其乐融融。

过年是最温暖的相聚

29岁的市民李永朋老家在河南,来金坛工作已有5年,5年来,每年春节他都会选择回家。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也喜欢用微信,但不管怎样,春节作为传统节日,总还是一样的要过,老家也还是一样的要回,亲朋之间也还是一样的要走动。累归累,春节和亲友们团聚,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叙叙亲情友情,感到十分温馨,也觉得非常开心快乐。他笑着说:“我一个多月前就买好了来回火车票,春节走亲访友,无论是走亲戚的拜访,还是礼节性的拜访,这些情的互动来源于一个‘聚’字,相聚才是最好的。”

新时代新方式贺新年

“今年不打算去朋友、亲戚家串门拜年了,给他们发个红包吧。”钱超是一位90后大学生,是一位典型的微信狂,自从有了微信后,看书、写心得、慰问亲友都用微信。去年春节,小钱是在外地度过的。在他乡过年,需要传送的祝福可不少,但整整一晚上,小钱的短信收件箱只响起过两三次铃声,其中一条还是中国移动发来的新年祝福。而他手机里的各个微信群,却闹腾了一晚上,大家忙着抢红包、闹新春。谈及拜年形式的变化,小钱感慨说:“这几年,我们的贺年方式发生了太大变化,去年我就是通过微信视频给父母拜年的,贺年方式的变化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发展。”

记者感言:从登门拜年到手写贺卡送祝福,再到短信拜年、微信语音视频送祝福,拜年的形式虽然在发生变化,但人们内心美好的春节祝愿是永远不变的。万家团圆、走亲访友、互致祝福,纯朴真情给我们鼓舞,年节文化给我们力量,正是这种厚重的民族文化,引领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致力于建设美丽家园和民族复兴,用智慧和汗水把美好祝福和理想愿景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孙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