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互联网的“免费午餐”渐行渐远,知识付费成了时代“新宠”,在各种场合被频频提及。互联网的“巨无霸”与“独角兽”们摩拳擦掌,纷纷试水知识付费领域;通过内容创业的自媒体运营者,也期望以此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对网民而言,面对海量信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付费筛选出最有效的知识,填补等候、通勤、运动时形成的时间碎片,是一种有效的互联网学习方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有63.6%的受访者支持为知识付费,73.9%的受访者表示会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而去付费。
网民的欢迎,并不意味着知识付费业面临一片坦途。2017年下半年,这个领域就被泼了不少冷水。8月,罗永浩宣布停更“创业课”;9月,网红Papi酱退出分答社区;而年底相继上线的“郭德纲首档音频脱口秀”“咪蒙职场提升课”等产品,反响普遍不高,甚至有用户要求退钱。
由此可见,知识付费绝非一个“概念”就能一呼百应,要求“物有所值”依然是网民最核心的需求。知识付费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许多内容生产者的确在吸引消费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拿出不少“干货”“硬货”,但受利益驱使,部分平台运营者开始投机取巧,不再是“知识提供商”,而是“知识中间商”,成了内容的“剪刀手”和“搬运工”,令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们大失所望。
虽然陷入了发展瓶颈,但知识付费这一块蛋糕并没有被放弃。门户网站仍在内部测试知识付费的产品……通过不掺水的、专业的、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让消费者真正“学有所得”,感到“物有所值”,是知识付费告别寒冬、迎来行业“第二春”的关键。平台的运营者或许应该试着放慢脚步,先精心打磨自己的知识产品和运营模式,让知识付费回到正轨,这样才能保证其未来的路走得更远。
资料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