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年春节过后,“招工难”都引发关注。尽管人社部门和用工企业对此下足了功夫,但是依旧无法完美解决。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制度性补血”,需要企业在转型上“提档升级”,需要求职者转变就业观念,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疗效甚微”。本刊今起刊发数篇记者观察,以此探索招工难、用工荒背后的原因。
本报讯 春节假期结束后,各行业用人单位也进入招工高峰期。截止目前,全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申报用工需求的企业有163家,用工缺口约1万人。
现在已经是三月上旬了,但在我区的主要街道、商场超市、小区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还可以看到许多企业派专人举着招聘海报在招工,要招聘的几乎都是一线操作工。区人力资源市场春节后连续高密集举办了10多场综合类和专场招聘会。
据统计,截止2月底,我区企业返岗率约为94%,在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中,10%是新投产项目,用工缺口普遍在50人以上,45%的企业是因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用工需求,还有部分企业属于正常补员。其中,需求量最大的工种是生产工、操作工、装配工等一线普工,而技术型的操作工尤为紧缺。
在一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招工摊位前,负责招聘的王女士表示,他们公司要招聘冲床工、车床工、铣工等工种,工资3500-6000元。“前来咨询的人还不少,但真正有意愿的并不多,金坛本地人都不愿意倒班。”招聘大厅内除了招聘企业和求职者,还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几乎每场招聘会我都会到现场,主要是了解目前企业的招工需求。”某人力资源公司的工作人员毛江铃说,“现在金坛大部分企业还是依靠自主招工,特别是传统产业,他们不愿意跟我们合作,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会增加他们的用工成本,二是怕通过我们招用的人留不住。(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