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莉敏
一声春雷,叫醒了酣睡的春;春分过后,天气进入了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草木复苏,繁花似锦,冬眠的大地醒了过来,人也跟着精神了许多。
“二月二,挑荠菜”,这是老家农村的习俗。
荠菜,乡下常见的野菜之一。二月二的荠菜,储存了冬的能量,散发着春的气息,风味特殊,可炒食、凉拌,也可作菜馅、菜羹等,吃起来开胃败火。
幼时,我常挎小竹篮同奶奶去挖荠菜,山坡上、果园里或田间地头一丛丛、一簇簇荠菜相继钻出土层,嫩绿的叶子迎风摇摆,为大地抹上了一片鲜绿,春就这样悄悄来到了人间。
“奶奶,我又找到荠菜了,赶快过来挖。”每每找到绿油油水灵灵的荠菜,我都会大呼小叫。
“好啊,马上就来。”奶奶乐呵呵地说。
对于孩子来说,玩总是大于一切。难得出门一趟,我会在山坡上跑上跑下,一块碎石头、一只花蝴蝶都能成为我开心跑跳的源泉。奶奶教我如何辨认荠菜,如何用一指多宽的小铲子挖荠菜,我一句也没记住,于是挖荠菜总是不得要领,一不小心就会把荠菜铲碎,荠菜的叶片随之散落了下来。
鲜嫩的荠菜带回家后,全家人忙活着包馄饨。择菜是个慢功夫,要从中一根一根的捡出来,着实考验人的耐性。
捡完后,奶奶把菜放在锅里,用开水一焯,捞出来控干切碎。切荠菜、韭菜、炒肉馅、调馅子等流程下来忙得出汗,却也忙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在包馄饨,我则像个跑腿的“勤杂工”,把包好的馄饨运送并有序地摆放在一米宽的竹编蓝里,有时还像一名监督员,随时提醒大家注意质量,满屋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温馨。
齐心协力忙活了大半晌,荠菜馄饨终于出锅了,一盘盘热腾腾、香喷喷、白花花的馄饨呈现在我们面前。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品着自己上山挖回来的荠菜馅儿,胃里倍儿舒服。
“油菜花在咱村里到处都有,你非要去那么远看油菜花,不是浪费钱么?省着点花,丫头。”一路上奶奶的唠叨不绝于耳。
“去了您就知道了,您不是喜欢花花草草么?”我笑嘻嘻的回应道。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奶奶,对乡野有着独特的感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她眼里万物皆有灵性。
2015年二月二过后,天气渐暖,我带奶奶来到了“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感受别样乡野生活。
走进婺源江岭和篁岭,漫步于乡村的石板路,穿过溪河的石拱桥,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与层层金黄的梯田油菜花、白墙黛瓦的民居交相辉映,一幅幅唯美的天然画卷跃然在眼前。
遍野的油菜花,让人似乎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闭上眼睛呼吸,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周围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闭上眼,静静地感受,你能看到油菜花,在你的世界里次第绽放,悠悠地散发着馨香,花粉染黄了你的头发、鼻尖、手掌,还有你新换上的鞋子。这一刻,什么都不愿想,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夜晚的徽派民宿,处处洋溢着安逸和温暖,奶奶的脸上笑开了花,直言:“太美了,我这老太婆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么多美景,死也无憾!”
“谁说的,奶奶您一定会长命百岁,我还要带您看更多的风景,去更多的地方。”说着,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岁月不居,时光含香。
如今,奶奶已故去,我也离开了故乡。想起和奶奶一起挖荠菜、包馄饨,一起看油菜花的画面,便会想起那段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