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吴江建成智能工业示范企业105家、试点企业503家。吴江开发区在加快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已经建成智能工业示范企业34家、试点企业130家,分别占全区数量的1/3和1/4左右,形成了智能制造的绝对领先优势。
这几天,吴江市的明志科技铸造二部部门经理张红亮利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天记录的数据,轻松地算出了企业从2015年12月稳定生产以来,取得的智能化改造成果———和传统的铸造车间相比,人力成本大约省去了一半,生产效率提升了73%,产品废品率从4.5%降低到2%。
明志科技只是吴江开发区众多智能工业代表企业中的一员。中达集团在生产中导入SCARA工业机器人,在职员工已从最高峰的3.4万人下降到2.4万人,日产能反而提升近3倍。瑞仪光电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2552.29万元用于智能化技术改造,公司人员已从高峰期的17700人下降到目前的9900人,但产能提高了30%。群光电子近三年在智能化技术改造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2650万元,员工已从高峰期的11153人下降到目前的7954人,产能则提升了15%……
表面上是“机器换人”,但实际的综合效益则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方面面,如人员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升、运营成本降低、产业层次跃升等。统计显示,吴江开发区企业员工从业人数从高峰期的23万人下降到了目前的19.6万人,但区域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吴江开发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实现新突破,达到1561.2亿元,同比增长8.7%。
2018年开始,吴江开发区实施智能工业提升“155工程”,提出三年内形成10家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5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00家智能制造行动企业,并引导企业从建智能车间向建智能工厂升级。
在实施吴江区的智能工业相关政策基础上,吴江开发区每年再安排5000万元政策资金用于鼓励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加大“机器换人”力度。从吴江开发区2016和2017年智能化技改投入300万元以上的项目统计情况来看,103个项目实施了智能化技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施后代替人工数18289人,新增销售177.6亿元,新增利税达19.15亿元。
“从最初单一的生产制造环节实施智能化改造,到现在产品设计、打样、生产、检测等全过程都实现了智能化,智能制造带给企业的效益是无法用统计数字来衡量的。”张红亮介绍,明志科技并不满足于行业内首个建立智能车间的先发优势,而是持续通过生产工艺的细节改进、生产环节的优化、生产过程全信息化的提升等,让自己在智能铸造领域“永葆先进”。
这种做法也在吴江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实践。绿控传动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机电耦合及控制系统智能制造项目,获得了国家支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的专项补助9000万元。这是近几年来吴江工业企业获得的单笔最大金额的政策资金支持。
“通过发展智能工业,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推动经济结构再优化,构筑智能制造新优势。”吴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杜建华表示,开发区已经制定了产业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高端装备产业核心区,推动智能工业更广覆盖,做好吴江智能工业发展标杆。(来源:《吴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