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年时光转逝而过,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仍让我们扼腕叹息,许多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中的抗震大救灾行动仍然历历在目。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战斗。当年,现为我区区委老干部局公务员的张丹在部队服役,他奉命率连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他和战友们时刻牢记着自己是“铁军”的一员,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完成了救灾任务。本报特刊登张丹等所撰写的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纪实文章,以飨读者。
张丹(前)与战友们行进在三江乡救灾途中
十年前,我在济南军区54集团军“铁军师”127师装甲团榴炮一连任连长。2008年5月12日下午3点钟左右,全连官兵正在河南登封野外驻训,忽然间觉得整个大地摇晃几下。约一小时后,营部军医来训练场巡诊时,告诉我们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伤亡好像很严重。团部随即来了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在外驻训部队连夜返回150公里开外的营区。
一
我和战友们立即开赴灾区,当人民群众看到有军人出现时,无比地兴奋和激动,不时地向我们挥手致意,并连连高呼:“解放军来啦!我们有救了,感谢亲人解放军!”
由于通往集结地玉堂镇道路不通,我们只得在彭州下车稍作休整。吃过午餐后,全体人员徒步前往玉堂镇,同时等候救灾命令。16日早晨,指挥部给我们下达了救灾命令,要求我连安排29名精干力量在7点前出发,每人携带将近40公斤左右的干粮、矿泉水、药品等急救物资前往汶川震中映秀镇。原来,我师先期到达映秀镇救灾的400名官兵,还有许多受灾群众正面临着缺水(为防疫情,江河之水必须经消毒加热后才可饮用)、断粮和缺医少药的困境,急需紧急援助。全团决定组成一支包括我连在内的150人精干突击队,紧急向映秀镇输送救灾物资。为此,我和指导员紧急商议后,决定由我俩带领29人的党员骨干突击队,迅速支援映秀镇。
原计划我们是用直升飞机空运的,可由于映秀镇山川绵延,地形复杂,加之气象条件不好,我们不得不徒步前往。指挥部命令我们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2天之内必须到达。
通往映秀镇的所有桥梁坍塌,道路全部被崩塌的石块所覆盖,一路上可见被滚石砸烂的汽车,有些仅三四十厘米宽的路面旁就是数十米深的悬崖,看着都令人害怕。由于尚有余震,飞石乱滚,救灾官兵随时随地都会有牺牲的危险。为了抢时间,我们只得抄近道,大家是一会儿爬陡坡,一会儿下深谷。每一脚下去都要力求站稳,然后才敢移动另一只脚,否则就可能滑落跌倒。在爬行过程中,好多同志不仅衣服被锋利的石块磨破,而且双手都磨出了血。
路上不时碰到往外跑的受灾群众,他们惊慌地告诉我们:“不要再往里面去了,危险得很哟!”
当我们行进了大约15公里的时候,突遇山体大滑坡,霎时,无数大小滚石哗啦啦地从陡峭的山坡上倾泻而下。见此情景,大家迅速躲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险情一过,队伍赶忙继续前行。身背数十公斤重的东西,踏着高低不平的道路,而且还需时时提防着山坡上飞石的危险,对人的体力消耗无疑是巨大的,对人的意志力和胆识更是一种考验。官兵们多么想找一个平坦而又安全之地,好好地歇一歇、躺一躺,可我们知道,映秀镇的救灾官兵和被困群众正翘首以盼等待着我们。
虽说玉堂镇距映秀镇只有30余公里,但由于道路已完全被破坏,最后我们一路走下来差不多接近60公里。经过近10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和连续强行军,我们终于到达震中映秀镇,比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天。到达那里时,我连29人个个精疲力竭,浑身像散了架一般,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二
灾情容不得我们过多地休整,我们很快便与其他兄弟部队一道在映秀镇展开抗震救灾。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映秀镇,残壁断垣,满目疮痍,所有的房屋已全部倒塌,先期到达的武警和兄弟部队官兵正在对每一座房屋开展搜救。劫后余生的灾民脸上流露出呆滞木讷的表情,他们不仅没有了家园,而且也失去了亲人。
19日下午5点半左右,我连成功地救出了一名40多岁的男性幸存者。下午6点,救灾指挥部又给我连传来了新的救灾命令,要求我们立即前往三江乡开展救灾。
当我们沿着岷江边徒步行走了大约5公里,遇到了一处体量很大的山体滑坡现场,周边已拉起警戒线,禁止任何人通过。一打听,有两名武警战士刚被大量的山石掩埋,已毫无生还的希望。
由于是陡峭的山体垮塌,根本无路可走,而且前方不时落石横飞,旁边又是激流奔涌的岷江,加上天色渐暗,随我连一同行动的齐正喜团参谋长命令停止前进,就地休整宿营。
出发前,我们将身上携带的食物大都送给了灾民,此时,我们29人一共只有几斤大米和两包方便面。当日晚餐,我们从中取出少许米用水壶和饼干盒煮了点稀饭,这是进入灾区以来我吃到的第一餐用大米做的食物。入夜,我们在岷江边找了一块地势相对平缓的沙滩,用工兵锹挖了一个长方形平浅的沙坑,大家都裹着雨衣睡觉,以尽量减少夜间寒气的侵袭。
三
根据军委主席关于“进村入户”的命令,指挥部又命令我连在阿坝铝厂附近村庄迅速展开救援。因通往周围村庄的道路中断,通讯中断,情况不明,加之又没有向导,我们就找来地图研究救灾的线路。
这些村庄远的有十多公里,近的也有四五公里,而且都坐落在高山上。每到一处,我们总是先搜救被困群众,争分夺秒抢救幸存者,并帮助灾民把压在废墟下面的衣服、棉被、粮食等物资挖掘出来。同时还帮助灾民拆除危房、平整场地、搭建简易棚和帐篷,切实帮助灾民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
这段时间里,大家都是早晨五点多起床,早早吃饭,早早出发,每天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奋战。
27日,通往三江乡的公路已经被打通,指挥部立即命令我们前往那里救灾。三江乡有两座小型水力发电站,由于强烈地震的破坏,河道完全被滚落的山石堵塞,两座电站完全瘫痪,严重影响了灾民们的生产生活。
我连必须在一周之内清理出河道,恢复两座电站正常发电。为了坚决完成任务,经与附近村干部取得联系,请他们从老百姓手中借来箩筐、铁锤、钢钎等工具。对于小的石块,我们就用箩筐装上吊出河道;对于那些数百斤甚至上千斤重的石块,就用铁锤和钢钎锤凿使其破碎再装筐运出。人人手掌心都布满了血泡,每个人的手指头都被锋利的石头磨破。衣服更是被锤凿过程中飞溅的小石片划成了破布衫,有的甚至划破皮肤钻进肉里。为了尽快恢复两座小水电站供电,没有人喊一声痛,没有人叫一声苦。经过一周加班加点地奋战,我们终于按期完成了任务,偏僻的小山村又重新亮起了灯光。
四
31日下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过程中,因遭遇恶劣气象条件,与地面指挥塔台失去了联系。因迟迟找不到该直升机的下落,指挥部于6月1日命令尚在三江乡抗震救灾的我连官兵,迅速挺进映秀镇北部山区开展拉网式搜寻。为此,我连及时组织28名救灾官兵乘车前往映秀镇,然后沿岷江而上,步行20公里到达指定的区域。
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山势险峻,而且还有对人构成生命威胁的狗熊、狼及毒蛇。为此,在出发前我们跟当地村民借了开路的砍刀。我把人员分成三个搜寻小组,我、指导员及副连长分别各带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带一个指北针和一份地图,携两套被褥,带了几天吃的压缩饼干,便一座山又一座山地向北搜寻而去。山上根本无路可走,到处荆棘丛生,我们只能边砍边行。上路不到一小时,不仅穿的衣服被划烂了,每个人身上更是被划出一道道血印。四天三夜时间里,我们一共翻越了十余座高山,其中最高的一座海拔2840米。
我们时刻牢记着自己是“铁军”的一员,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给我们的搜寻任务。为了全面打通三江乡连接外界的公路,彻底清除滞留在路面上的山石,完成搜寻任务后,我们又返回三江乡投入修复公路的救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