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达人”潘俊芳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78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6-29

面塑“达人”潘俊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金坛面塑在清代即已流行。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以捏、搓、揉、掀等手法塑型,以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既可观赏、又可作玩具。

2010年6月,以潘俊芳为代表人物的金坛面塑被确定为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潘俊芳是儒林镇五叶村潘家面塑的第五代传人,自幼酷爱面塑艺术,技艺精湛,经常通过互联网与各地面塑艺人切磋交流,改良面塑技艺,已创作800多件面塑作品,被誉为面塑“达人”。2010年6月,以潘俊芳为代表人物的金坛面塑被确定为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潘俊芳面塑技术是祖传的,祖辈“捏面人”也只是作为养家糊口的一种行当。到了潘俊芳手上,刚“上手”时也曾遭人奚落。但她从不气馁,她在祖辈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开展面塑技艺的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塑造出来的作品别具一格,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祖传面塑技艺只有一根长针,不宜刻画造型细节,而潘俊芳研制出几件工具,解决了人物机体造型的需要,使人物更加传神和生动。同时,为减免面塑作品霉变和干裂现象,潘俊芳不仅对面塑配料进行改进,而且发明了专用的玻璃罩进行密封,成为一些企业、商业和百姓馈赠的礼品。

潘俊芳在面塑

潘俊芳的作品

从堆花团子做起

潘俊芳是三姊妹中的老大,从小就继承了家里的手艺,帮着做面塑,父亲潘耀兴是小学老师,业余时间帮村里各家做堆花团子,村里人家造房子上梁,少不了这些东西。而这个家庭做面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潘俊芳的奶奶冯氏。

潘俊芳从小对美术感兴趣,所以做起活儿来也不觉得有多辛苦,“我记得,有时候在人家家里都做到半夜的,而后我再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一点都不害怕。”如今再来评价各自的手艺,她认为,“父亲做的比较粗,是为广大百姓服务的。我比较细,并且喜欢做雅一点。”

儿子最爱的玩具

儿子出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潘俊芳每天出门上班前,都要捏七八个不同样式的面塑留给小家伙玩。小家伙也很配合,睡觉醒来,不哭不闹,对着这一堆玩意儿可以玩上大半天。

或许是因为从小的启蒙,逐渐长大的儿子也非常喜欢面塑,而且用潘俊芳的话来形容,“比我还有耐心,做的不好是不会歇下来的”。这样的做事风格也被儿子带到了课业学习中,练毛笔字总是能定下心来,做功课也一样,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总是有耐心钻研下去。潘俊芳把这些看作是其长期捏面塑的馈赠。

上网得到的启发

几年前,潘俊芳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些面塑大师的作品,其中一套就是大连人刘吉成的《十二金钗》,细腻的线条,柔和的色彩,丰满的造型,让她眼前一亮———原来面塑可以这样玩!可以这样优雅!

从那一刻开始,潘俊芳下定决心,自己的面塑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她给对方汇款,买回来一些作品,自己慢慢观察,一点点琢磨。

因为无人指导,潘俊芳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入门。“琢磨的功夫挺累人,想想都要哭的。”她这样描述那几年的生活。曾经一度,最大的困难是人物的颈部处理,作品完工后出不了一个月,其它地方都好好的,可颈部会突然断裂,她每捏一个,就出现一次这样的问题,让她非常苦恼、迷茫。经过努力钻研,最终问题解决了,但单这一个问题,她就反复试验了一年多才得到满意的答案。

网名就叫“常州面塑”

一次偶然接触,让潘俊芳见识到了网络的力量。她开始尝试与和自己有同样爱好的人接触。在她的QQ、微信里,有五六个“群”,都是由各地的面塑爱好者创建的。

潘俊芳的网名直接就叫“常州面塑”,那是被“群”里的网友问多了,他们上来一般都会问,你是哪里的?面塑工艺在北方更有基础,网友们很少有人知道,在江苏的常州,在常州的所辖金坛,还有一名女子如此执著地喜欢着这项古老的技艺。

潘俊芳现在的面塑作品,一般还是在金坛当地流传,来自网上的订单她接的不多,因为来不及做。最近,陆续有浙江、广东的中小学校邀请她去讲学、授艺,对方希望是一年半载相对较长的时间,甚至还有人邀请她直接去国外发展,潘俊芳考虑到需要照顾家庭,一直搁着。不过对于金坛当地学校的邀请,她还是很乐意去讲课授艺的。据了解,她在水北中学、洮西中学各上了半学期的面塑课,孩子们很喜欢。

本报记者 孙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