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王国琴的山庄聘用的都是附近的乡亲,用工50余人,其中女性32人,很好地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每天的果园管护成了王国琴必修的功课
2002年,王国琴和丈夫在苏州接下了一个企业园区绿化的项目,这个项目的顺利完工让夫妻俩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在和丈夫的沟通下,王国琴想到了回金坛薛埠创业,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面推动下,她开始了创业路。
第一个吃螃蟹
在丈夫的支持下,王国琴在薛埠镇方簏村承包了330多亩山地,作为创业的主场,部分山地就先作为花木苗圃,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意想不到的问题来了,2013-2014年,整个苗木市场行情低迷,她的投资方向不得不调整。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省农科所专家建议,薛埠镇的山地地质条件很适宜种植猕猴桃。
“猕猴桃?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薛埠种植猕猴桃,可以种么?毫无技术怎么办?从育苗到挂果,需要4-5年时间,这么长的投资周期,资金怎么办,这和央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一样,我的冒险最后会不会成为笑话?”一连串的问号,让王国琴犹豫了很久,身边的朋友简直不敢相信,金坛出茶叶、红香芋、大闸蟹、籽虾,但是没听说过出猕猴桃。这时候,女儿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女儿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螃蟹吃的最多,也许行呢”。
通过了解,王国琴发现,在江苏,猕猴桃种植相对空白,所以她和家人决定放手一搏,尝试种植猕猴桃。随后,她开始跟着团队去了猕猴桃的产地进行考察。除了四川、陕西,还去了南京六合、安徽广德,这两个地方猕猴桃种植都很成功,因为这两地土质、气候条件和金坛差不多,这更加坚定了王国琴种植猕猴桃的信心。
创业路上,百转千回
起初,王国琴引进了三个特色品种:红阳、金桃和金魁。种植了100多亩,其中红阳最为珍贵。从此,这些幼小的果树苗就成了整个公司的宝贝,猕猴桃是需水又怕涝,属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湿性弱的果树,因此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
然而,2016年和2017年初夏,我区引来了两场极端天气,极度高温干旱和暴雨天气,那一年,苗木收成不太好,所幸的是,在公司专家有效管理和正确的应对措施下,山庄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第一次吃到自己种植出来的猕猴桃,它的风味和甜度,至今记忆犹新。猕猴桃口感清新,甜度适口,微酸。果子丰满圆润,侧面切开后,色泽清亮丰富。也带了很多给身边亲友品鉴,得到了很大的认可。”王国琴坦言,自己是会计专业毕业,对于果树种植完全是门外汉,虽然绿化也是种树,但果树是以水果的品质和口感来赢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
为了补短板,王国琴开始钻研技术,跟在从南京聘请过来的农技专家后面认真学习,从猕猴桃的苗木嫁接,到如何修剪叉枝,再到怎样施肥,一点一点开始学。经过4年的培育期,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去年,王国琴的付出,终于有收获了,看到猕猴桃从一个小果核慢慢变大,直到树上挂了一排排沉甸甸的果实,我们团队的人都非常激动和高兴。那段时间,王国琴失眠了,要知道,实现从0到1,比实现从1到100艰难的多。
创新,也是社会责任
农业是需要大资金投入并且回报缓慢的辛苦事业,也是涉及到广大百姓“菜篮子”的基础性的工作。王国琴坦言,很多时候,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怀,还需要创新。通过创新,得到和实现最尖端的技术,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好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也是她愿意将自己在苏州打拼多年的积蓄投入到现在的事业中的重要原因。
王国琴说:“我们的池尚生态山庄目前还处于项目初期,经济果林还没进入盛果期。每年,我们都对公司成员和农民进行一系列农林生产技术培训,目前,已经举办技术培训100人次。进入盛果期后,我们将吸收更多附近村民,尤其带动周边的留守妇女,为她们提供技术培训,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她们,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