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州市金坛区委党校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步入“跨越发展、后发崛起”的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4年位居苏南各县区第一。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工业开票达到11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50亿元。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进行浴火重生?如何突破新瓶颈,跨越新关口,实现新跨越,是加快崛起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两轮齐转”破解经济“成长性烦恼”
工业经济是关系根本性、基础性、全局性、引领性的大事。我区新一轮经济发展有三大特点:
一是工业化破题。全社会凝成“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项目是第一动力”的共识。五年共引进项目878个,协议投资额达2473亿元,引进了一批产业高端、潜力巨大、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大企业,找到了一条“引进龙头项目、形成特色产业、推动高端发展”的转型升级新路径。二是城镇化跟进。城市化率由56%上升为62%,城市人口达到34.1万。开发区建城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各镇建成工业园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三是作用快提升。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路子,五年间,金坛占常州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9.4%上升为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由6.1%提升到10%,经济社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化,实现工业经济新崛起,城市建设新突破。“金坛速度”得益于“两个加快”,源自于发展空间,依赖于载体平台。但像前几年的高强度投资、资源快速释放维持的高速发展必须深谋远虑,超前谋划,逐步由要素投资驱动向资本创新驱动转型。
二、高质“拐点”倒逼打破“旧路径依赖”
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跟以往的理念、路径、要求方式、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区必须走以能快则快、换道超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破解全局问题的发展路子,把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所有工作总抓手落到实处。
(一)面临多重叠加的机遇。放到国家、江苏、苏南、常州发展格局中审视,发挥金坛空间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各级战略,如:长三角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常泰中轴崛起、宁杭生态经济带、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提高南京首位度、常州“东融西进、南接北联”城市发展战略、打造常州西部副中心等机遇,创造“金坛机遇”。
(二)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高要求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对发达板块的欠发达地区带来的是多重叠加的“挤压”效应,多道“红线”、“底线”成为加快崛起的“拦路虎”,资源生态的瓶颈越来越紧,“有没有”的问题还没解决好,就要直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跨越“高速”向“高质”、“低效”向“高效”、“过剩”向“高新”、“传统”向“高尖”的“关口”,对我区未来发展压力更大更严峻。
(三)面临区域落差的现实。正视金坛与苏南发达板块、常州主城区存在的落差。先发地区正处“腾笼换鸟”、优化经济结构、人才技术引领产业集聚、城市形象塑造彰显特色、民生改善分享发展红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传统发展路子不可持续,必须要找到新动能,开辟新路径,跨越发展才能后发先至。
三、加快由“后发赶超”向“行稳致远”品质升级
站在高速度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并行与转型的拐点,紧紧握住“金坛速度”向“金坛质量”关键节点,牢牢驾驭多重叠加的“金坛机遇”,要以更高站位、更准定位、更宽视野,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解放思想,打造常州新“西大门”。一是树立“金坛强常州更强”理念。金坛西部新城是常州“有机发展圈”,是常州高质量的重要增长极,抓住国家省市战略机遇和新一轮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机遇,充分授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向,高起点、高定位、高要求系统谋划新一轮发展的路径举措,切实解决西部新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造新的“金坛机遇”。二是建立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按照高质量要求,建立区域政策体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激发发展潜能,激活干事创业。三是确立重点倾斜政策项目。优先考虑金坛城镇发展空间、土地利用规划,优先考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科研院所、大学、高等级公共服务等项目进驻,优先考虑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产业关联度强的“三高一强”项目落户。
(二)扶强补短,加快建设新型城市。一是提高集聚高端要素的能级。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建设数字、智慧、海绵、绿色城市,建设充满活力魅力的新型城区。二是加快滨湖新城建设。严格保护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禀赋,拓展城市新空间,全面提升能级、功能、形象、品质。
(三)交通强区,建设西部交通枢纽。一是抓抢江苏交通强省战略机遇。高起点规划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龙头,推进我区“一纵一横”铁路、“二纵二横”高速公路建设,提升交通等级,加快我区由“公路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地铁时代”。二是加快建设对外大通道建设。主要是加密与南京、常州、镇江、杭州等周边城市现代高等级快速通道建设,特别是宁句、常金轻轨等规划建设。三是加密区域内交通网络。加快镇到城、镇与镇、镇到高速口、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加快区域道路的提档升级。
(四)厚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增强西部新城经济总量质量关键在打造产业新城和城市产业综合体,推动产业经济、园区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金融是产业的“穴位”,实体经济的血脉,必须加快建立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扩大信托融资、上市融资、基建基金、产业基金、股权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二是加快各类园区转型升级。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和工业用地价格,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有序退出低端产业。园区开展“二次创业”和产业提质升级活动,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华科园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镇工业园区逐步创建特色产业、品牌、生态园区。三是持续开展“三新一特”招商。围绕“三新一特”产业,紧盯上下游特色产业链龙头项目、龙头企业,精准发力,重点摸排与这些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领军企业、央企和上市企业。重点招引龙头项目、总部型企业、标杆性企业、领军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吸引相关先进技术、高端人才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培植地标产业集群。
(五)科技支撑,建设产业人才高地。要避免新一轮新兴产业同质化“跟风”化恶性竞争,唯有占领产业技术制高点,向产业高端发力,实现产业差异化、特色化、高效化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三新一特”产业核心是关键技术,关键技术的核心是人才,加快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加快出台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本土产业精英人才。二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瞄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和“四新经济”发展特点,开展智能工厂、车间试点,出台配套政策,加快撬动金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建立科技产业基金、扩大科技信贷规模,鼓励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搭建产学研平台,加速产学研项目转化落地,提高企业质量效益。
(六)项目至上,营造高质量发展软环境。“项目为王,质效优先”必须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一是培育引进造就企业家。培育企业家“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敢拼敢赢”、“敢试敢闯”的精神,全社会树立“创业无尚光荣”、“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服务企业天经地义”、“没有项目便没有发展”的理念,积极营造企业家成长、企业家精神培育、企业家创造财富的环境。二是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全球、先发地区的营商水准,持续优化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制环境。三是培植高质量税源经济。不仅重视“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大企业,还要重视“铺天盖地”的“专精特新”型企业、“隐形冠军”型企业、效益型企业、税收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
(本课题系省委党校立项课题,省党校【2018】1号ZX18065,课题组成员:陈建、朱罗海、倪建国、虞乐、傅小敏,陈建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