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两高的报告。在两高报告中,电信诈骗都是绕不开的热词,最高检报告还就此专门提到了“徐玉玉案”。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认为,根本解决电信诈骗需用两招:改号电话打不进、被骗资金取不走。
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的“徐玉玉案”犹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引爆舆论。透过年轻的生命,民众见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巨大杀伤力,也促使多部门对电信诈骗案件重拳出击。亡羊补牢虽为时未晚,但相关部门对电信诈骗的后知后觉却仍引发不满,即便近半年来针对电信诈骗出台多项措施,但想要彻底终结电信诈骗,力度还要再强一些、步子还要再大一点。
电信诈骗的危害不言而喻。一者,其寄生于互联网,通过窃取个人资料,传递虚假信息,电信诈骗一旦横行,势必意味正常的网络秩序受到干扰,而网络又广泛影响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日常接到的电话、收到的短信以及上网看到的信息,看似平淡无奇,但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坑”,这势必给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二者,电信诈骗因为低风险、高回报,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从而促使更多诈骗行为的出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电信诈骗案有所上升,造成的损失达198亿。巨大的诈骗金额,必定会引起不法分子的觊觎。三者,违法犯罪行为的进步,就意味着法律法规的让步,面对电信诈骗,公安、工信等相关部门难辞其咎。若再不下狠心、出重拳,难免会使相关部门背上不作为的骂名。
从目前来看,国家打击电信诈骗力度越来越大。但无论是建立打击治理电信诈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还是出台《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通告》等相关文件,以及建立省、市级别的相关机制,一般都是瞄准于电信诈骗的过程,而非源头。而人大代表的两招建议:改号电话打不进、被骗资金取不走,恰恰是从源头上来规避电信诈骗的发生。
看似简单的两招,背后却反映出制度设计上的漏洞、信息监管上的缺失以及政策法规的落实不力。因而,要真正终结电信诈骗,势必要啃硬骨头。一是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升级现有的技术手段,减少诈骗电话的出现,加强所骗钱财的转移难度,从技术领域减少电信诈骗。二是严格执法,建立健全责任共担机制,对违法犯罪,不仅要严惩个人,还要严惩存在过失的相关运营商以及银行,斩断电信诈骗背后的非法利益链。
能充当电信诈骗“终结者”的,一是技术手段,二是政策法规。用好这两样武器,电信诈骗方能渐行渐远。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