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十载砥砺奋进,四十载春华秋实,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勤劳智慧的金坛人民推动农业一轮又一轮改革发展,给广袤的金坛大地带来了一片盎然生机。2017年,全区人均农业产值145127元,是1978年的80.6倍,年平均增幅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元提高到24202元,年平均增长14.9%。
邵桢 张袁华
随着1984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和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全区农业生产不断优化布局、量质并举,大力推进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先后建成“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名茶(绿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四得八不如一八得八”
孙和平是我区农林局高级农艺师,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的巨大变化。他说:“以前我们是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生活水平提高,需求也提高,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以前为了追求产量种双季稻,可是发现二四得八不如一八得八,现在我们顺应市场潮流种的大都是产量高品质好的食味稻米。”
近年来,我区优质食味水稻栽培面积已超总面积的一半。今年1月,首届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会在南京举行,我区选送的“苏”牌苏粒香米高分夺得“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称号,参评的“风禾优谷”大米、“健昌”牌红香芋分别获得“江苏好大米金奖”和“江苏好杂粮金奖”称号。
“提篮小卖”向“龙头”带动转变
常州洋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常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该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集散中心+养殖基地+社员”经营模式,全面整合原金坛区五湖合作社,吸纳社员628户,涉及全区5个螃蟹养殖重点镇和周边地区的规模养殖户,养殖总面积超3万亩。
孙和平表示,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户自给自足的家庭封闭种植饲养模式转变为“公司+农户”的订单生产、品牌营销模式,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可信赖的引路人。目前我区培育形成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5家,其中省级12家、常州市级24家,年销售额达48.4亿元。
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已突破90%
197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仅为7.06万千瓦,拖拉机98%为手扶式,牛耕和机耕各占“半边天”,机械化栽插、收割和农产品深加工几乎是空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机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近年来,四位一体、六位一体集成高效农机推广步伐明显加速。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农机保有量达5000多台(套),总动力达44.998万千瓦,培育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合作社65个,全区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已突破90%。
今年9月,在全省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省级考核评价中,我区以94.5分夺得桂冠。近年来,我区着力普及新机具新技术,全面融合良种良法良机,培养了一大批会操作、懂管理、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
生态高效产业园区集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发展根基逐步“由弱变强”。2000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核心,以生产方式转型、技术装备提升、经营模式创新为重点,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目前,全区高效设施农业、渔业占比分别达21.1%、41.91%,提前达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成为江苏省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成绩显著县。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67.94%,“高端农业”、“智能农业”、“感知农业”加快发展。
2012年11月,金坛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园区。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1500亩,集高效性、生态性、休闲性于一体,以经济林果为主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现已建成经济林果基地近4万亩,其中特色中草药1200亩、有机稻米1000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转移劳动力3500人。阮洪林今年63岁,是土生土长的上阮人,他说:”现在土地流转了,自己只留了一点口粮田,大都种了葡萄、梨、桃等经济林果,剩余劳动力都去园区打工了。”
从2009年首批认定的9个金坛市级园区,到2017年拥有3家省级、18家常州市级、21家区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我区成为了省内为数不多的拥有3个省级园区的市辖区,园区总量和面积占比位居常州各辖市区之首。我区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开发农业。目前,全区单体三年总投资超亿元以上的在建农业项目有3个,一批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农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呈现出项目多且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投资领域宽等新特点。“三资”已成为推动全区农业嬗变的强大动力。
科技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
5月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8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我区申报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创意文化、健康养生为一体的“金坛雀舌茶乡之旅”从全国117条线路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随着乡村旅游“三边”开发战略的实施,目前,全区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5家、“全国农(渔)业休闲示范点”3个、“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2个,成为常州市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从传统小农模式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渔业率先成为全区第一个年产值突破20亿元级的现代农业产业,物联网信息化服务在全区渔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围网养蟹到近年来的“小精高”模式,我区一直占据全省乃至全国河蟹养殖技术的“制高点”。蟹池在线监测系统促进了全区河蟹养殖成本下降、产量增加、质量改善、效益提高。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率年均增长两成,农业信息化覆盖率63%。农业电商蓬勃发展,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两村一企被列入省级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商示范村(企)。2017年底,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5%,分别超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1和2.3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由农户分散养殖向规模生态养殖转变,集约化、标准化畜牧养殖水平加快提升。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种养生态循环体系建设,全面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29%。绿化造林和护林防火成效显著,全区林木覆盖率27.3%,长荡湖生态明显改善,跻身国家级湿地建设试点。生态农业新技术加快普及,已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市、区)”。2017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采访札记:孙和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优质粮油业、一流水产业、规模畜禽业、现代园艺业已成为全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先后打造了年产值20亿元级渔业和10亿元级畜牧、园艺产业,以及河蟹、家禽2个单一品种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区间。金坛人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自觉追求,把梦想刻在心头,让足迹印在田头,发力产业兴旺、给力乡村振兴,努力把科技论文写在金沙大地上,把丰收成果送到金坛农民家,为实现全区在苏南板块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贡献了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