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0年的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世界观。如今,我们早已不再偏居一隅,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通达天下、千里传音。改革开放40年来,通讯工具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体现了人民生活的变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孙婷 左燕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工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车马邮路,再从手机即时通信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通讯工具日新月异,时空在变化中逾越,距离在变化中缩小,效率在变化中提高,联系在变化中也越发紧密。
书信电报是七八十年代的常用通讯方式
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方式还是书信和电报。收到一封书信,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总有种迫不及待拆开阅读的兴奋。因为,这几乎是那个年代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朱云方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常州市建昌支局的老员工,回忆起刚刚上班时的日子,那些情景依然历历在目。“1983年,我刚开始工作时,邮电还没有分家,我在天湖片区当投递员。”朱云方说,每天早上他都要去车站抬信,然后将信件分拣、分片区,到中午十二点时,他开始去村里送信,一直到傍晚五点。当时乡下都是烂泥路,交通不便,遇到下雨天只能步行,走泥路、跃田坎、跨河沟是家常便饭。“那个年代,手摇电话还没有普及,通讯全靠投递员,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要坚持把信件送到农户手里。特别是当兵邮寄回来的电报,一天都不能耽误。”朱云方说。
虽然做投递员很辛苦,但在朱云方看来,能够替人们传递信件、传递信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高考结束以后,那些知道分数的考生天天在村口盼着录取通知书,看到我们来了,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激动。”回忆起当年的时光,朱云方难掩怀念之情。
从步行到自从车再到摩托车,朱云方送信件,一送就是10年。此间,电话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吴荣荣是金坛邮电局的一名退休工人,作为一名电信老员工,他亲眼见证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当时电话很少,一般一个单位只有一部电话,而且是磁石电话机,打一个电话摇一下,要通过人工话务员转接,要是想打个长途,更不知道要等多少个小时,要经过一站一站的总机转接,如果那一站占线没空,那就要等。”吴荣荣说。
因为电话少,老百姓打电话都要去邮电局营业处,有的一等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接通,就是接通了音量也非常小,听不清楚,还要请话务员代传,有的接不通,就只能发电报。70年代末,金坛引进了省电信一厂的一千门程控交换机,程控电话取代了传统的磁石电话,是全省第一个实现程控化的县级局。程控电话虽好,但是数量少,而且费用也不低,普通老百姓装的很少。到了90年代初,程控电话步入了大发展阶段,电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每逢“5.17”电信日实行优惠安装电话,营业受理台就挤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交钱登记,还得等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装上。
移动电话开启便捷化时代
在中国电信金坛分公司的陈列馆,BP机、“大哥大”、小灵通等一批通讯工具摆放在展厅里,默默述说着金坛电信事业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不断演变。“20世纪90年代,移动电话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电信金坛分公司员工邰云中介绍。
作为市面上第一代移动通讯工具,寻呼机、“大哥大”曾是最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产品。寻呼机只能单向接收讯息,每收一条信息文字不能过长,信息最后自动附带寻呼人的电话号码,被寻呼人需要另找电话进行回拨。BP机一响,立马奔向公用电话亭回电话的情景,是许多60后、70后难忘的记忆。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出现了另一种更能代表财富的通讯工具“大哥大”手机。从包里掏出砖头一般的机器,先把顶部的天线拔起来,然后再拨号打电话,这是当年“大哥大”的常见动作。之所以要从包里拿出来,是因为“大哥大”体积大,口袋放不下,而把天线拔起来,是为了让信号更好。
“这一套动作和现在比,麻烦很多,但在当年也并非每个人都用得起,那是身份的象征。”邰云中说,一台“大哥大”售价高达上万元,并且打给别人要收费,接别人的电话也要收费,好的号码还要拍卖,“大哥大”在当年只有极少数人用得起。“现在电话都用得少了,大家都有手机了。”邰云中感慨,“大哥大”虽然已经被淘汰很多年了,但是开启了移动通信时代。
“大哥大”的出现,注定了手机是寻呼机时代的终结者。2000年左右,小灵通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普通百姓的需求,一场轰轰烈烈的手机更新大战自此展开。据了解,从1998年到2007年,金坛通信业高位增长、质态显著提升,到2007年,金坛的电话总量已达63.77万部,其中,普通固定电话30.97万部、移动电话32.8万部。
现代通讯技术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进入21世纪,各种手机频频亮相,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如今,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等,几乎能全方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未来。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过去仅仅作为通话工具的手机,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一个了解社会瞬息变化的万花筒。居民王建东说,“最近两年国产机的发展特别迅速,手机功能比过去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像过去的机型没有支付功能,还得带银行卡转账。现在用手机进行银行支付转账、消费、存取款非常方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手机了。”
据了解,截至2016年,我区移动4G万户。2017年底,全区移动4G用户超万户,人均月使用流量1.1G,同比增长63%。城区、交通主干道、主要公共区域、集镇区的4G网络信号已经全部覆盖到位,无线网络深度覆盖水平达到新高度。
采访札记:
透过通讯工具40年间的变化,我们能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这是改革的伟大成就,也是人们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留下的印记。通讯工具的进步不仅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体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着这样的速度,下一步,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又会有哪些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