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领域的变化尤为突出。《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从“赤脚医生”到“业内专家”,从“乡村诊所”到“专业医院”,沧桑巨变中,我区医疗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邵桢 钱晔 顾裕铭
40年来,我区医疗卫计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区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医疗卫生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临床医疗新技术不断更新,“互联网+医疗健康”大力推进,医院环境焕然一新,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闯出了一条具有金坛特色的健康发展新路子,医疗卫计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医保制度,老有所医
记者采访了一位患糖尿病多年的市民钱梅(化名)。精神矍铄的她,根本看不出有糖尿病史20多年。记者跟随钱梅来到家中,卧室中一个柜子上的瓶瓶罐罐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年吃这些药可是吃够了。”钱梅说:“老话说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这是我们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钱梅指着柜子上的瓶瓶罐罐:“我患糖尿病这么多年,最近心脏也不好,所以我每天还需要吃其它药,每个月吃药钱大概在400元左右。”据悉,钱梅的糖尿病在我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支付范围,每年有5000元的医保费用可以直接从门诊报销,这大大减轻了她的负担。据统计,我区已有18个病种列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支付范围。
我区2000年实施职工医疗保险以来,当年参保总人数5.4万人。到2018年底,医疗保险参保53.18万人,2018年已累计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3亿多元。和钱梅一样,医保制度的推进让很多慢性病患者获得实惠。
曾经有一群人叫“赤脚医生”
40年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地区处于“赤脚医疗时代”。韩锁荣今年72岁,1970年,经过短暂培训后,他走上了农村行医这条路。韩锁荣说:“以前大家白天都在家干农活,很多病都是晚上实在熬不住了才想起来看,那时候基本都是晚上到农户家里看急诊,我一个人要负责一个村千余人的基本医疗。”韩锁荣回忆,有一次为了给一位农药中毒的农户送药,交通不便,加上下大雪,他摸黑一走就是好几里路,脚冻坏了都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医疗条件,从医48年的韩锁荣做梦也想不到。韩锁荣说:“当时都是玻璃针管、针头,用完后要消毒,清洗后要用纱布包起来,再放到高压锅里消毒,水开了以后还要蒸煮20分钟。”
1985年,原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经考核合格者转为乡村医生。1990年,韩锁荣成为当时东窑村中心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韩锁荣表示,现在有诊疗室,有一次性消毒器具,“赤脚医生”已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符号。
医疗设备不断升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着两只“大耳朵”的救护车出任务时,不是靠车喇叭鸣笛,而是车旁站一位专门摇铃铛的人,由于街道狭窄,听到铃铛声人们会迅速闪向路两边。当时,金坛人民医院仅有职工不到两百多人,日住院病人不足一百人,乡镇卫生院大多都是低矮灰暗的平房。目前我区医疗卫生机构有医师1438人,其中临床医生1358人、公卫医生82人,另外还有乡村医生382人。
2018年10月18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滨医院)与金坛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共建型医联体揭牌暨DSA开机仪式在我区举行。DSA是平板大C臂血管造影机,该设备是血管机领域的顶级产品,具有定位更灵活、更方便、更安全、辐射少、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介入治疗。该设备的引入是金坛心血管病患者的一大福音。区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杰说:“1989年之前,我们金坛的影像科全是暗室,双方都是看不到的,这个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极其容易误诊,现在在电视透视底下,射线很少,可以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
改革开放以后,我区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建设。1992年,我区有了第一台普通东芝CT机,2001年有了第一台螺旋CT机,2002年有了西门子数字胃肠机,2003年有了第一台富士CR,……设备的改进为患者带来了真正的福祉。
除了医疗设备的升级,从医人员也越来越专业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这催生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目前,全区家庭医生共有155名,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七类重点人群签约超7.5万人。
金坛第一人民医院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按照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予以建造,设置总床位数1600张。项目建成后可每日接待门急诊病人5000人次。茅麓卫生院、朱林卫生院、西岗分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都在有序进行。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土砾地、砖瓦房到沥青路、高楼房、就医环境更敞亮;从治病、救人、花费大到预防、保健、零差价。改革开放40年,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让百姓看病不再难。
采访札记:
近年来,我区卫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乙等区”等级荣誉和“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市、卫生信息化工作先进市、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等省级荣誉。